[发明专利]一种印花型反光蓄光织物的制备工艺及其制备的蓄光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8869.0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0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任初林;陈国顺;王增友;邵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夜光明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79 | 分类号: | D06M11/79;D06M13/256;D06M13/402;D06M13/02;D06M15/564;C01B3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鲁勇杰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花 反光 织物 制备 工艺 及其 | ||
1.一种印花型反光蓄光织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树脂层喷涂:取织物,向织物表面均匀喷涂150g/㎡-300g/㎡的树脂浆,于100℃-150℃干燥140min-200min,在织物表面形成树脂层,制得树脂织物;所述树脂浆包括50重量份的树脂胶粘剂和45-55重量份的水;
S2蓄光层喷涂:向树脂层表面均匀喷涂200g/㎡-250g/㎡的蓄光浆,于120℃-160℃干燥80min-150min,在树脂层表面形成蓄光层,制得夜光织物;所述蓄光浆主要由蓄光浆粉料和40-50重量份的水制成,所述蓄光浆粉料包括50重量份的稀土硅酸盐蓄光剂;
S3印花层喷涂:向蓄光层表面均匀喷涂160g/㎡-220g/㎡的印花浆,于100℃-140℃干燥120min-180min,在蓄光层表面形成印花层,制得印花织物;所述印花浆包括50重量份的印花油墨和50-60重量份的水;
S4反光层喷涂:向印花层表面均匀喷涂220g/㎡-280g/㎡的反光浆,于120℃-160℃干燥100min-160min,制得蓄光织物;所述反光浆包括50重量份的反光材料和48-56重量份的水;
所述蓄光浆粉料还包括0.5-0.8重量份的羟乙基磺酸钠;
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A蓄光剂制备:取10-15重量份的硝酸锶、0.15-0.25重量份的硝酸铕和0.2-0.3重量份的硝酸镝溶解至100重量份的水中,加入20-30重量份的二氧化硅质量浓度为30-40%纳米中性硅溶胶,以100转/分钟-3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min-50min,加入20-30重量份的乙醇,加热至50℃-70℃继续搅拌25min-35min,停止搅拌,80℃-120℃干燥500min-600min,在还原气体氛围下于800℃-900℃焙烧300min-400min,制得稀土硅酸盐蓄光剂;
S2B蓄光浆制备:称取蓄光浆粉料,混合均匀,粉碎,制得蓄光粉料,加入40-50重量份的水,混合均匀,制得蓄光浆;
S2C:向树脂层表面均匀喷涂200g/㎡-250g/㎡的蓄光浆,于120℃-160℃干燥80min-150min,制得夜光织物;
所述还原气体由3%的氢气和97%的氦气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花型反光蓄光织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光浆粉料还包括0.3-0.6重量份的硬脂酰胺和0.2-0.5重量份的微晶石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花型反光蓄光织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光粉料的粒径不大于2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花型反光蓄光织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材料为玻璃微珠类反光材料,所述玻璃微珠类反光材料的粒径不大于35μm。
5.一种蓄光织物,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印花型反光蓄光织物的制备工艺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夜光明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夜光明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88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