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辆设备电源板卡的监测复位电路及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0530.4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4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白龙;石勇;王建强;何勇;宋扬;罗延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G01R31/00;G01R1/30;H03K17/22;H03K17/24;H03K17/28;B61L1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车辆 设备 电源 板卡 监测 复位 电路 方法 | ||
1.一种基于车辆设备电源板卡的监测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4V输入供电模块,用于为车辆设备电源板卡提供输入电压;
输入电压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述24V输入供电模块为车辆设备电源板卡提供的输入电压,生成监测信号至5V输出供电模块;
5V输出供电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监测信号为后端车辆设备控制功能板卡提供5V输入电压和一个电压异常预警信号,使控制功能板卡在电源关断之前进行重要数据的存储及控制功能的调整;
复位延时信号模块,基于所述5V输出供电模块提供的5V输入电压和电压异常预警信号,生成复位延时信号至后端车辆设备控制功能板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辆设备电源板卡的监测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24V输入供电模块包括第一稳压管、压敏电阻、TVS二极管、第一电容、扼流圈电感、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
所述第一稳压管,其一端与所述输入电压信号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节点N1;
所述压敏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节点N1,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节点N2;第二节点N2与所述输入电压信号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TVS二极管,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三节点N3;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四节点N4;
所述第一电容,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五节点N5;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六节点N6;
所述第三节点N3电性连接至第一节点N1,第四节点N4电性连接至第二节点N2;所述第五节点N5电性连接至第三节点N3,第六节点N6电性连接至第四节点N4;
所述扼流圈电感,其第1端电性连接至第五节点N5,第2端电性连接至第六节点N6,第3端电性连接至第七节点N7,第4端电性连接至第八节点N8;
所述第二电容,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EARTH点,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九节点N9;
所述第三电容,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九节点N9,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八节点N8;
所述第四电容,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EARTH点,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八节点N8;
所述第九节点N9电性连接至第七节点N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辆设备电源板卡的监测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压监测模块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开关二极管、第二开关二极管、第三开关二极管、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一电压比较器、第二电压比较器、TL431ID稳压芯片、TLP124光耦开关以及BST82芯片;
所述三极管Q1,其第1端电性连接至第十节点N10;第2端电性连接至第一开关二极管的一端;第3端电性连接至第十一节点N11;
所述三极管Q2,其第1端电性连接至第一电阻的一端;第2端电性连接至TLP124光耦开关的第1端;第3端电性连接至第二电阻的一端;
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其一端电性连接至十一节点N11,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GND点;
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开关二极管的一端,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电阻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其一端电性连接至三极管Q1的第2端,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十二节点N12;
所述第二开关二极管,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十八节点N18,另一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一端;
所述第三开关二极管,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十九节点N19,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节点N20;
所述第五电容,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十二节点N12,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三十四节点N34;
所述第六电容,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节点N20,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三GND点;
所述第一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十节点N10,另一端电性连接第十一节点N11;
所述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的一端均电性连接至第七节点N7,另一端均电性连接至第十三节点N13;
所述第四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十三节点N13,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十四节点N14;
所述第五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十五节点N15,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十六节点N16;
所述第六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十九节点N19,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一节点N21;
所述第七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十九节点N19,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二节点N22;
所述第八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节点N20,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三节点N23;
所述第九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节点N20,另一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的第5端;
所述第十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四节点N24,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五节点N25;
所述第十一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五节点N25,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六节点N26;
所述第十二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七节点N27,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八节点N28;
所述第十三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八节点N28,另一端电性连接至所述三极管Q2的第3端;
所述第十四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一端,另一端电性连接至所述三极管Q2的第1端;
所述第十五电阻,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九节点N29,另一端电性连接至5V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其第1端连接至第二十三节点N23,第2端电性连接至第三十二节点N32,第3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一节点N21,第4端电性连接至第三十节点N30,第8端电性连接至第三十一节点N31;
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其第4端连接至第三十三节点N33,第5端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第6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五节点N25,第7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八节点N28,第8端电性连接至第三十一节点N31;
所述TL431ID稳压芯片,其第1端和第4端均连接至第十七节点N17,第2端电性连接至第三十四节点N34,第3端电性连接至第三十五节点N35,第5端电性连接至第十六节点N16,第6端电性连接至第三十六节点N36;第7端电性连接至第三十七节点N37;第8端电性连接至第三十二节点N32;
所述TLP124光耦开关,其第1端电性连接至所述三极管Q2的第2端,第2端电性连接至第三十三节点N33,第3端电性连接至第三十八节点N38,第4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九节点N29;
所述BST82芯片,其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二十九节点N29,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三十八节点N38;
所述第十节点N10电性连接至第十八节点N18;所述第十八节点N18电性连接至第八节点N8和第九节点N9;所述第十二节点N12电性连接至第十五节点N15,所述第十五节点N15电性连接至第二十二节点N22,第二十二节点N22电性连接至第二十四节点N24,第二十四节点N24电性连接至第二十七节点N27;所述第三十四节点N34电性连接至第三十五节点N35,第三十五节点N35连接至第三十六节点N36,第三十六节点N36电性连接至第三十七节点N37,第三十七节点N37电性连接至第十四节点N14,第十四节点N14电性连接至第三十节点N30,第三十节点N30电性连接至第三GND点,第三GND点电性连接至第二十六节点N26,第二十六节点N26电性连接至第三十三节点N33;第三十八节点N38电性连接至第二GND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05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