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多孔和多形状的自粘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1006.9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9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山;朱伟建;李胜辉;华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轩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轩朗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30 | 分类号: | C09J7/30;C09J7/20;C09J133/12;C09J155/02;C09J11/08;C09J11/06 |
代理公司: | 河源市华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0 | 代理人: | 郝红建;石其飞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河源市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 多孔 形状 反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多孔和多形状的自粘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反射膜、丙烯酸胶粘层以及硅离型材料层,所述反射膜的下表面涂布有丙烯酸胶粘层,所述丙烯酸胶粘层的下表面设有硅离型材料层,所述丙烯酸胶粘层包括A组份及B组份,A组份与B组份的重量配比为100:0.5~1.2。本发明在反射膜背面涂覆有丙烯酸胶粘层,无须固定框架与反射膜上模切卡扣或卡槽,且能与底板无缝全贴合,使机壳的设计更简单更轻薄化,还极大地减少了光源流入缝隙而造成的光损耗;丙烯酸胶粘层一面紧密附着在反射膜表面,另一面设有硅离型材料层以对丙烯酸胶粘层进行隔离保护,在使用时只需将硅离型材料层撕除,再贴合在底板上即可,使用方式简单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适用多孔和多形状的自粘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产品的高速发展,电视、平板、电脑、笔记本、手机、交通工具、大型LED灯具、大型广告灯框等各类电子产品仪器的广泛运用,现各电子显示屏均以显示模组为主要零部件,而显示模组里离不开反射膜,大型LED灯具、大型广告灯框充分利用反射膜来增加亮度降低光能损耗,在2019年,反射膜的市场容量已经达到18787万平方米,后面对反射膜的需求量也会持续高速增加。
反射膜主要是把灯源发出的光反射出去得到充分利用而减少损耗,随着人们对显示屏的显示要求越来越高,整机薄、大尺寸屏幕、高匀光、高亮度、高稳定性和使用持久性的要求,技术改革重点从背光模组的光源改进。随着对反射膜的要求也严格多样化起来,高挺性、抗刮性、高机械性能、抗静电性也成为对反射膜的使用需求。为了显示的高亮度和高清晰色彩均匀性,很多厂家采用直下多LED灯光源设计,这样就要使用凹型状的多孔反射膜,这样对反射膜的裁切工艺相对复杂,由于反射膜上被冲切成很多小孔,使得反射膜的高挺性和机械性能大大降低,容易变形导致光源反射不一致,使用时屏幕显示高度会不均匀,严重影响了视觉效果,如何固定反射膜成了技术改善问题。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改善方法是:利用胶框卡扣或卡槽,将反射膜卡扣在胶框或底板的卡头上,对于大尺寸的显示屏,在底板中间和侧边设立卡头,这样设置存在以下不足:
1、显示屏的机壳上需要设置很多凸出的卡头,增加了机壳的生产难度从而影响良品率;
2、设置卡扣的固定方法只适用于固定平整且没有太多孔型的反射膜,并且承受不了运输中的大幅振动,振动后容易变形和脱扣松动;
3、在运输或使用中机内会产生高温,反射膜受热容易变形从而影响固定效果;
4、会增大电子显示产品的机壳厚度。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方法简单、能在高幅振动和高温条件下可保持永久性不松动不变形、可让电子产品机壳设计更简单更轻薄化,使用简单便捷的适用多孔和多形状的自粘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多孔和多形状的自粘反射膜,包括反射膜、丙烯酸胶粘层以及硅离型材料层,所述反射膜的下表面涂布有丙烯酸胶粘层,所述丙烯酸胶粘层的下表面设有硅离型材料层;
其中,所述丙烯酸胶粘层包括A组份及B组份;
所述A组份的重量配比为:
所述B组份的重量配比为:
作为优选的,所述A组份还包括有乙二醇双氰基丙烯酸酯3~8份、二乙烯基苯5~10份、二酐0.5~1份及硅烷0.6~1份。
作为优选的,所述A组份与B组份的重量配比为100:0.5~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轩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轩朗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河源轩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轩朗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10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