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场喷挂发泡混凝土墙体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1524.0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9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魏兴;夏举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38/10;E04B2/00;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荔恒辉 |
地址: | 650093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场 发泡 混凝土 墙体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场喷挂发泡混凝土墙体的生产方法,属于轻质型装配式建筑材料及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该现浇喷挂发泡混凝土以煤基固废为骨料、P·I42.5及以上标号水泥为胶结料,骨料与胶结料质量比为6‑8:2‑4,添加主材料质量0.8‑2.0‰的发泡剂、稳泡剂、减水剂和憎水剂,在施工现场通过机械搅拌发泡,发泡体具有流动小、粘度大的特点,通过喷枪喷涂,泡沫混凝土即可直接挂于单网或单面板上,再经抹平即为装配式建筑轻质泡沫墙体,与现有泡沫混凝土相比不需要模板或双网,料浆细腻,表面易于抹平,干密度为0.5‑0.9g/cm3,抗压强度为1.0‑7.5 MPa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轻质型装配式建筑材料及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场喷挂发泡混凝土墙体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发泡混凝土又名泡沫混凝土,目前发泡混凝土引气方式可分为化学法和物理法两种:采用铝膏(铝粉)、双氧水等发泡的属于化学发泡,通过机械方式产生泡沫的即为物理发泡。物理发泡又可分为两类:其一是最为成熟及被广泛推广使用的压缩空气机械发泡,此种发泡方式,发泡与制浆在独立的两个设备内完成,达到要求的浆料和泡沫通过螺旋在高速旋转下实现混合,以满足生产泡沫混凝土要求;其二是发泡混凝土在一个设备内完成,即通过机械搅拌来发泡的制备泡沫混凝土。然而目前市场上在水泥浆中添加塑料泡沫、轻质陶粒等用以减轻墙体密度则属于轻质泡沫墙体材料的另一种制备方法,不属于发泡混凝土技术领域。
泡沫混凝土具有轻质、保温隔热、隔音、不易燃等性能,是一种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等欧美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充分利用泡沫混凝土的良好特性,将它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行,节能材料倍受欢迎,泡沫混凝土以其良好的特性,亦附合国家倡导的装配式建筑材料要求,在我国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年增长率约在20%以上,成为大规模的新型的轻质泡沫墙体材料及保温材料。如何让发泡混凝土满足装配式建筑需求,基于现有发泡混凝土流动性好,但是需要借助模具才能进行施工的弊端,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简洁、快速发展理念,因而开发了外加轻骨料双网填充的制作技术,但因加入陶粒时成本较高,浆料输送困难,无法制备体积密度在0.7g/cm3以下的墙体材料,难以大面积推广;采用塑料泡沫可解决输送和密度问题,但存在表面抹平困难,仍需双网充填,尤其是塑料易燃且会释放有毒气体,给消防安全带来严重隐患,不符合绿色环保建材的要求。因此,开发一种体积密度轻、强度高、单网即可喷挂施工的泡沫混凝土,以满足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需要,重要性和必要性尤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场喷挂发泡混凝土墙体的生产方法,其具有浆体发泡简单,制备的泡沫混凝土粘性大,易于单网喷挂,喷挂墙体易于抹平、施工快捷等特点。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现场喷挂发泡混凝土墙体的生产方法,其以煤基固废为骨料、P·I 42.5及以上标号水泥为胶结料,骨料与胶结料质量比为6-8:2-4,按主体材(骨料与胶结料之和)一定质量比例添加添加剂,添加剂包括发泡剂、稳泡剂、减水剂和憎水剂;将计量且溶有添加剂的工艺水先注入搅拌槽内,然后加入主体材,控制搅拌速度为40-60r/min搅拌20-30秒,待其有揉性后提高搅拌速度至300-500r/min并控制搅拌时间为1-3分钟,得发泡混凝土;符合要求的发泡混凝土通过双螺杆泵加压输送至施工现场,采用喷枪直接喷涂在已安装好的单片钢网上,经抹平,自然养护后即为轻质泡沫墙体。
优选的,工艺水与主体材的质量比(水灰比)为0.28-0.35。
优选的,骨料与胶结料质量比为6-8:2-4。
优选的,所述的煤基固废选择三级粉煤灰、沸腾炉渣、气化渣、锅炉底渣中的至少一种;煤基固废的粒径要求如下:煤基固废中粒径<150μm的颗粒的质量占比<10%,煤基固废中粒径<250μm的颗粒的质量占比<50% ,煤基固废中粒径>380μm的颗粒质量占比<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1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车的拉梯固定架
- 下一篇:一种高分卫星影像数据批量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