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无盖加油口盖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1526.X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2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元彬;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丹德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5 | 分类号: | B60K15/05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刘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加油 口盖 | ||
1.一种新型无盖加油口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盖加油口盖本体(1),所述无盖加油口盖本体(1)装配在一体式成型加油管(2)内;所述无盖加油口盖本体(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部从上至下分为导向部(111)和导流部(112),所述导向部(111)用于引导加油枪插入壳体(11)内部,所述导流部(112)用于引导油液进入一体式油管头(2)内部;所述壳体(11)顶端设置为开口,所述壳体(11)在开口位置安装有上口盖(12),所述上口盖(12)上设置有加油枪插口(121);所述壳体(11)位于导向部(111)上端的上壳体(113)处设置有上翻门(13),所述上翻门(13)与上壳体(113)通过卡扣进行连接,所述上翻门(13)和上壳体(113)以及上口盖(12)配合密封壳体(11)的开口;所述上翻门(13)还设置有上翻门扭簧(14),所述上翻门扭簧(14)的一端固定在上翻门(13)上和另一端固定在壳体(11)上,所述上翻门(13)绕着上翻门扭簧(14)中心旋转以打开或关闭壳体(11)的开口;所述壳体(11)位于导流部(112)上端的下壳体(114)设置有下翻门(15),所述下翻门(15)与下壳体(114)通过卡扣进行连接;所述下翻门(15)还设置有下翻门扭簧(16),所述下翻门扭簧(16)的一端固定在下翻门(15)上和另一端固定在壳体(11)上,所述下翻门(15)的上盖绕着下翻门扭簧(16)中心旋转以打开或关闭壳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盖加油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口盖(12)外周设置有分离保护机构(122),所述分离保护机构(122)的壁厚为1.0-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盖加油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门(13)一侧连接上翻门扭簧(14)的端部和另一侧相对壳体(11)旋转以打开或关闭壳体(11),通过加油枪插入时的挤压使得上翻门(13)绕着上翻门扭簧(14)中心旋转以打开,加油枪拔出后,上翻门扭簧(14)复位使得上翻门(13)回到初始状态保持关闭;所述下翻门(15) 一侧连接下翻门扭簧(16)的端部和另一侧相对壳体(11)旋转以打开或关闭壳体(11),通过加油枪插入时的挤压使得下翻门(15) 绕着下翻门扭簧(16)中心旋转以打开,加油枪拔出后,下翻门扭簧(16)复位使得下翻门(15)回到初始状态保持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盖加油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112)下部设置有导流管(115),所述导流管(115)的结构呈漏斗状,所述漏斗结构的导流管(115)的大头端贯通连接导流部(112)上部和小头端深入至一体式油管头(2)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盖加油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与一体式油管头(2)之间设置有V型密封圈(21);所述上口盖(12)与壳体(11)之间设置有D型密封圈(22);所述上翻门(13)和下翻门(15)上分别设置有上翻门密封圈(131)、下翻门密封圈(1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盖加油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门(13)和下翻门(15)采用导电的PPA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盖加油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口盖(12)的材料是采用PA6和15%的玻璃纤维以及2%的炭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丹德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斯丹德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15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