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EP55蛋白在调控纤毛去组装和制备纤毛相关疾病模型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1546.7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2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艳;张宇程;李爱玲;周涛;吴敏;涂海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47 | 分类号: | C07K14/47;C12N15/85;C12N5/10;A01K67/027;C12Q1/02;A61K49/00;C12Q1/6883;G01N33/68;A61K48/00;A61K38/17;A61P25/00;A61P13/12;A61P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张立娜 |
地址: | 10085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ep55 蛋白 调控 纤毛 组装 制备 相关 疾病 模型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CEP55蛋白在调控纤毛去组装和制备纤毛相关疾病模型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CEP55蛋白或其相关生物材料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A1)调控纤毛去组装;(A2)制备用于调控纤毛去组装的产品;所述相关生物材料为能够促进所述CEP55蛋白表达和/或使其活性增加的物质或能够抑制所述CEP55蛋白表达和/或使其活性降低的物质。本发明揭示了CEP55蛋白参与调控纤毛的去组装,并评价Cep55基因敲除小鼠表型,为全面阐明CEP55在体内功能奠定了基础,发现其组织学特征与临床上纤毛相关疾病诊断特征一致,本发明为产前诊断提供了可能标志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CEP55蛋白在调控纤毛去组装和制备纤毛相关疾病模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初级纤毛是由特化的微管为结构基础的细胞器,存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表面。这种细胞器如同细胞天线,负责接收并整合胞外信号,对维持胚胎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纤毛根据运动性分为运动纤毛和非运动纤毛:运动纤毛存在于多个器官中,包括大脑、肺、中耳和生殖器官,被认为具有有节奏的摆动能力和驱动细胞外液体的流动能力;而非运动的初级纤毛存在于机体绝大多数细胞和组织中,充当着细胞外物理和化学信号的传感器,参与大量生物学过程。多项研究报道,纤毛的结构缺陷或功能紊乱会导致全身多器官受累的人类疾病,统称为纤毛相关疾病。该类疾病临床症状有脑发育不全、认知障碍、肾脏肝脏多囊性病变、视网膜变性和生殖缺陷等。纤毛的组装(微管延伸)、去组装(微管解聚)及纤毛信号转导异常,都可能诱发纤毛相关疾病。因此,对这类疾病发病机制的揭示很大程度上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依据。
CEP55蛋白在细胞中具有中间体和中心体双重定位,已知报道其调控有丝分裂中间体的分离,但其中心体上的功能研究知之甚少。目前,尚未有CEP55蛋白参与纤毛去组装,以及用于制备纤毛相关疾病模型中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CEP55蛋白在调控纤毛去组装和制备纤毛相关疾病模型中的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CEP55蛋白或其相关生物材料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
(A1)调控纤毛去组装;
(A2)制备用于调控纤毛去组装的产品;
所述相关生物材料可为能够促进所述CEP55蛋白表达和/或使其活性增加的物质或能够抑制所述CEP55蛋白表达和/或使其活性降低的物质。
在所述应用中,所述动物细胞内或所述动物体内所述CEP55蛋白表达量和/或活性降低,所述动物细胞或所述动物体中纤毛的长度增长和/或密度增加;和/或,所述动物细胞内或所述动物体内所述CEP55蛋白表达量和/或活性提高,所述动物细胞或所述动物体中纤毛的长度减短和/或密度降低。
所述应用为非疾病诊断治疗性应用。
第二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能够抑制CEP55蛋白表达和/或使其活性降低的物质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
(B1)抑制动物细胞或动物体中纤毛去组装,或制备用于抑制动物细胞或动物体中纤毛去组装的产品;
(B2)促进动物细胞或动物体中纤毛发生,或制备用于促进动物细胞或动物体中纤毛发生的产品;
(B3)制备纤毛相关疾病动物模型;
(B4)制备具有如下症状中全部或部分的动物模型:脑小症、侧脑室和/或第3脑室扩张、脑积水、肾小球和/或肾小管微囊肿、纤毛长度增加、形成纤毛细胞比例增加。
所述应用为非疾病诊断治疗性应用。
第三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能够促进CEP55蛋白表达和/或使其活性增加的物质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
(C1)促进动物细胞或动物体中纤毛去组装,或制备用于促进动物细胞或动物体中纤毛去组装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1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膏板智能仓储系统及入出库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碳刷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