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10速自动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3341.2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3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晋霞;刘磊;王凯;耿乐;王爱波;咸方新;臧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62 | 分类号: | F16H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10 自动 传动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10速自动传动装置,由输入轴、输出轴、三个制动器、四个离合器及四个行星轮系统组成。通过制动器及离合器的闭合及分开可实现10个前进挡及1个倒挡,相邻挡位换挡控制容易,仅需闭合及分开一个接合元件。本专利具有10个前进挡,传动比范围较广,动力性及换挡操纵平顺性俱佳,此外结构较紧凑,行星轮系统与接合元件之间无干涉,布置难度低,适用范围较广。
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车辆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速器。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由于具有变速比宽、控制灵活、结构紧凑的优点,而广泛地应用于各类车辆上,通过行星轮系统来传递转矩与转速,随着环境法规的日益严苛,各大汽车公司致力于研制具有更多挡位、性能更强的多速自动变速器,尽管现有的自动变速器基本达到了预期要求,但是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新的变速器将对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及换挡操纵平顺性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并且目前量产的10速自动变速器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性较强、传动比范围较大、挡位数较多、体积较小的10速自动变速传动装置。
本发明由输入轴5、输出轴6、三个制动器、四个离合器及四个行星轮系统组成,上述组件均布置在变速器壳体K内,第一、二、三行星轮系统X1、X2、X3为单行星轮系统,第四行星轮系统X4为双行星轮系统。第一行星轮系统X1的齿圈11与第二行星轮系统X2的行星架23互连,第一行星轮系统X1的行星架13与第二行星轮系统X2的齿圈21互连,第二行星轮系统X2的行星架23与第三行星轮系统X3的太阳轮34互连,第二行星轮系统X2的太阳轮24与第三行星轮系统X3的行星架33互连。
制动器Z1将第三行星轮系统X3的齿圈31与变速器壳体K互连,制动器Z2将第二行星轮系统X2的太阳轮24与变速器壳体K互连,制动器Z3将第一行星轮系统X1的齿圈11与变速器壳体K互连。
离合器L1将第四行星轮系统X4的齿圈41与第三行星轮系统X3的齿圈31互连,离合器L2将第四行星轮系统X4的齿圈41与第三行星轮系统X3的行星架33互连,离合器L3将输入轴5与第三行星轮系统X3的太阳轮34互连,离合器L4将输入轴5与第一行星轮系统X1的太阳轮14互连;变速器壳体K与第四行星轮系统X4的太阳轮45互连,输入轴5与第四行星轮系统的行星架44互连,输出轴6与第一行星轮系统X1的行星架14互连,并由该输出轴驱动。
本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紧凑、第一、二、三行星轮系统采用并联连接方式,占用体积小;利用三个制动器与四个离合器,可实现10个前进挡,进一步提升车辆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及换挡操纵平顺性;换挡操纵时,仅需2个接合元件处于工作状态,且相邻挡位切换时,仅需闭合与分开1个接合元件即可完成挡位切换,控制难度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各构件的布置与连接示意图。
图中:X1-第一行星轮系统、X2-第二行星轮系统、X3-第三行星轮系统、X4-第四行星轮系统、11-第一行星轮系统X1的齿圈、12-第一行星轮系统X1的行星轮、13-第一行星轮系统X1的行星架、14-第一行星轮系统X1的太阳轮、21-第二行星轮系统X2的齿圈、22-第二行星轮系统X2的行星轮、23-第二行星轮系统X2的行星架、24-第二行星轮系统X2的太阳轮、31-第三行星轮系统X3的齿圈、32-第三行星轮系统X3的行星轮、33-第三行星轮系统X3的行星架、34-第三行星轮系统X3的太阳轮、41-第四行星轮系统X4的齿圈、42-第四行星轮系统X4的行星轮1、43-第四行星轮系统X4的行星轮2、44-第四行星轮系统X4的行星架、45-第四行星轮系统X4的太阳轮、5-输入轴、6-输出轴、Z1-制动器1、Z2-制动器2、Z3-制动器3、L1-离合器1、L2-离合器2、L3-离合器3、L4-离合器4、K-变速器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33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