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能空调壳体结构、空调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4544.3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3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浩;陈克琴;宋全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董婕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壳体 结构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能空调壳体结构、空调及汽车,该吸能空调壳体结构包括壳体主体及卡接结构;壳体主体包括突出设于所述壳体主体上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及第三凸起;卡接结构包括卡接主体、突出设于所述卡接主体上的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及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及所述第三卡接部一体成型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凸起卡接配合,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凸起卡接配合,所述第三卡接部与所述第三凸起卡接配合;因此增大了腿部碰撞溃缩空间,避免了腿部受到的反力值继续上升而对膝盖造成永久性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能空调壳体结构、空调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便捷、快速的出行方式越来越被大众接受,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数量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带来的不利一面是交通事故也在逐渐增多;因此驾驶室内乘员的安全性慢慢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很多情况下乘员的头部和膝盖都会撞向仪表板,如果仪表板上存在比较坚固的结构,则可能会导致乘员头部和膝盖受到损伤。
现在一般车型都基本配置了气囊来保护乘员头部,但由于出于成本考虑,只有部分中高端车型才配置了膝部气囊,这就导致部分车型对乘员膝部保护的欠缺,从而增大了膝部受损伤的风险;而仪表板内部中央区域往往布置有较大尺寸的空调,且结构较坚硬,车辆发生碰撞时,乘员腿部撞到仪表板上,紧接着顶到坚硬的空调上,产生较大反力,造成乘客腿部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吸能空调壳体结构,增大了腿部碰撞溃缩空间,避免了腿部受到的反力值继续上升而对膝盖造成永久性损伤。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能空调壳体结构,包括壳体主体及卡接结构;壳体主体包括突出设于所述壳体主体上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及第三凸起;卡接结构包括卡接主体、突出设于所述卡接主体上的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及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及所述第三卡接部一体成型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凸起卡接配合,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凸起卡接配合,所述第三卡接部与所述第三凸起卡接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包括第一凸起主体,突出设于所述第一凸起主体上的第一壳体凸台,以及凹陷设于所述第一凸起主体上的第一壳体凹槽;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第一卡接主体,突出设于所述第一卡接主体上、并抵接所述第一壳体凸台的第一卡接凸台,凹陷设于所述第一卡接主体上、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凸台的侧边卡接的第一卡接凹槽,以及突出设于所述第一卡接主体上、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凹槽卡接的第一卡接限位凸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凸台抵接所述第一壳体凸台的抵接长度为1.5mm-2mm,所述第一卡接凸台抵接所述第一壳体凸台的干涉量为0.2mm,所述第一卡接凹槽与所述第一壳体凸台的侧边端部的卡接角度为105°-115°,所述第一卡接凹槽与所述第一壳体凸台的侧边卡接的间隙量为0.5mm,所述第一卡接凹槽的侧边长度为5mm-10mm,所述第一卡接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一壳体凹槽的卡接长度为3mm-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包括第二凸起主体,突出设于所述第二凸起主体上的第二壳体凸台,凹陷设于所述第二凸起主体上的第二壳体限位凸台;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第二卡接主体,突出设于所述第二卡接主体上弱化槽,突出设于所述第二卡接主体上、并与所述第二壳体凸台卡接的第二卡接凹槽,突出设于所述第二卡接主体上、并抵接所述第二壳体凸台的第二卡接凸台、,凹陷设于所述第二卡接主体、上、并与所述第二壳体限位凸台、卡接的第二卡接限位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弱化槽的倾斜角度为30°-70°,所述弱化槽与所述第二卡接凹槽之间的距离为0.5mm-1mm,所述第二卡接凹槽与所述第二壳体凸台的侧边卡接的间隙量为1mm,所述第二壳体凸台抵接所述第二卡接凸台的干涉量为0.2mm,所述第二卡接凸台凸出于所述第二卡接主体的倾斜角度为30°-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4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