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晶体的镀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8089.4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9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丁伟;尹群;张峰;余辉;刘风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8 | 分类号: | B23K26/38;B23K26/402;G02B1/02;G02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孙海杰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椒***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体 镀膜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体的镀膜方法,涉及光学元件加工的技术领域,晶体的镀膜方法包括:沿着预设切割轮廓,利用激光从基片上表面入射在基片内部进行改质切割,得到第一中间产物;对第一中间产物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进行镀膜,得到第二中间产物;沿着预设切割轮廓,利用激光在第二中间产物上表面进行划切操作,对晶圆进行裂片处理,从而将目标产物与边角料分离。因为第一中间产物中的目标产物与边角料并没有分离,所以镀膜时,不会对目标产物的周向侧面产生污染,周向侧面不需要进行保护胶处理,更无需进行除胶处理了,简化了加工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元件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晶体的镀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对精密光学元器件的加工精度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光学用棱镜对性能的集成要求促使棱镜的形状向多边形,不规则的形状发展,因此突破传统的加工工艺,更加巧妙的设计加工流程至关重要。
现有的晶体的镀膜方法包括:将大片晶体分割成等面积的中片晶体,然后将多个中块晶体堆叠,并将相邻两个中片晶体利用胶水粘合;将堆叠的中片晶体再次分隔成多组等面积的堆叠的小片晶体;取其中一摞小片晶体,多小片晶体的周向侧面进行抛光,从而得到截面为圆形的小片晶体;解胶,将粘合的多片晶体分离;取其中一个小片晶体,在小片晶体的周向侧壁上涂抹保护胶;对小片晶体的正面和/或反面进行镀膜;去除小片晶体周向侧面的保护胶,得到最终产品。
现有的晶体镀膜加工方法需要对晶圆的周向侧壁进行涂胶保护,对于体积较小的晶圆而言,涂胶时很容易污染上下表面,并且操作不易,当晶体的正反面镀膜结束后,还需要将保护胶洗去,操作步骤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体的镀膜方法,以缓解了现有的晶体镀膜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晶体的镀膜方法,所述晶体的镀膜方法包括:
沿着预设切割轮廓,利用激光从基片上表面入射在基片内部进行改质切割,得到第一中间产物;
对第一中间产物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进行镀膜,得到第二中间产物;
沿着预设切割轮廓,利用激光在第二中间产物上表面进行划切操作,对晶圆进行裂片处理,从而将目标产物与边角料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产物的横截面积小于基片的表面积,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上具有多个不重叠的预设切割轮廓。
进一步的,所述基片的下表面包括与所述基片的上表面平行的第一面,所述基片的下表面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相接,且沿所述第一面朝向第二面方向,所述第二面到所述基片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相接的棱形成定位棱;
所述预设切割轮廓包括圆弧和线段,所述线段的一端与所述圆弧的一端连接,所述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圆弧的另一端连接;
且所述线段与所述定位棱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晶体的镀膜方法包括在所述沿着预设切割轮廓,利用激光从基片上表面入射在基片内部进行改质切割,得到第一中间产物的步骤前进行的步骤:
采集基片下表面的图像并识别定位棱,以定位棱为基线,以使预设切割轮廓的线段与所述定位棱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产物的圆弧直径为1-4mm,所述目标产物的厚度为0.5-1.5mm。
进一步的,所述线段与定位棱之间的距离公差±0.00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面通过单面抛光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基片的重心位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基片的上表面之间,避免所述基片以定位棱为支点进行翻转,以使第二面与支撑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80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多体船的单步预测控制减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圆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