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肺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9274.5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3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陶新曹;王剑锋;马为;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凯泽斯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李全旺 |
地址: | 101399 北京市顺义区顺西南路8号院2号楼***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肺动脉 扩张 导管 | ||
1.一种肺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在整体上为一个同轴双腔结构,包括手柄(1),导管加强件(2),海波管(3),外管(4),内管(5),尖端(6)和球囊(7),所述外管(4)上开设有一个切口(9),从所述尖端(6)至切口(9)为导丝腔,导丝腔为一个通腔,且导丝腔外表面涂覆亲水涂层;从所述手柄(1)至所述球囊(7)为加压腔,且加压腔为一个封闭腔体;从所述尖端(6)至所述海波管(3)的近端的内壁涂覆有硅油涂层,其中,
所述球囊(7)的两端分别为远端肩部(10)和近端肩部(11),远端肩部(10)连接有远端颈部(12),近端肩部(11)连接有近端颈部(13),所述内管(5)设置于所述球囊(7)的轴线处,所述内管(5)的一端穿过远端颈部(12)与尖端(6)相连,且其另一端穿过近端颈部(13)与外管(4)相连;所述外管(4)的近端通过过渡点(14)与所述海波管(3)连接,所述海波管(3)与所述导管加强件(2)固定连接,所述导管加强件(2)与手柄(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肺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6)的材质为聚醚嵌段酰胺,所述尖端(6)在切除多余部分后,通过热塑的方式形成锥形或锥形趋势;所述导管加强件(2)的材质为聚醚嵌段酰胺,所述手柄(1)的材质为聚碳酸酯,导丝腔外表面所涂覆的亲水涂层的材质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肺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远端颈部(12)与外管(4)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近端颈部(13)与内管(5)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外管(4)与内管(5)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外管(4)与海波管(3)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海波管(3)与手柄(1)通过UV胶水(15)粘结或者一体注塑后连接到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肺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球囊(7)内部的内管(5)的两端均设置有显影环(16);海波管(3)的中段均匀设置有两个铂铱合金材质的标记环(17),且两个标记环(17)与尖端(6)距离分别90cm和10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肺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球囊(7)表面涂覆亲水涂层时,采用先折叠后涂层的工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肺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7)的材质为聚酰胺或聚醚段聚醚嵌段酰胺,其长度为5-40mm,直径为1.0-5.0mm;所述近端肩部(11)或者所述远端肩部(10)的角度为30-50度;近端颈部(13)长度为2-5mm,内径为0.8-1.0mm,远端颈部(12)长度为2-5mm,内径为0.5-0.7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肺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5)的外径为0.5-0.6mm,内径为0.35-0.45mm,长度为300-400mm,所述内管(5)分为外层(18)、中间层和内层(19),外层(18)的材质为聚醚嵌段酰胺,中间层的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内层的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外层(18)和中间层的厚度之和占内管(5)总厚度的60-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肺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4)的材质为聚酰胺或聚醚嵌段酰胺,所述外管(4)的长度为300-400mm,内径为0.55-0.75mm,外径为0.8-1.0mm,导丝腔的内径为0.015-0.017。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肺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外管(4)与海波管(3)焊接在一起时,焊接长度≥10mm,焊接温度为200-260℃。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肺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外管(4)与内管(5)焊接在一起时,焊接长度≥5mm且<15mm,焊接温度为200-2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凯泽斯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凯泽斯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92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