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酸可乐定缓释微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9915.7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3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翟光喜;王汝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22 | 分类号: | A61K9/22;A61K31/4168;A61K47/38;A61K47/32;A61P25/14;A61P27/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酸 可乐 定缓释微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缓释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可乐定缓释微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盐酸可乐定缓释微片,按重量百分数计,其组成为:盐酸可乐定:3~6%,凝胶骨架:68~86%,润滑剂:0.5~2%,填充剂:10~25%,其制备方法为将所有原料在使用前用γ‑射线照射灭菌,并且以下操作都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将所有原料用研钵混匀,研细,采用直接压片法,使用异性压片机用最大压力,压制成直径为3mm的小片。本发明的眼用盐酸可乐定缓释微片相较于盐酸可乐定滴眼液,具有良好的控释效果,可以延长药物在眼部的滞留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应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且可以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释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可乐定缓释微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盐酸可乐定,化学名为2-[(2,6-二氯苯胺)-2亚氨基]-咪唑烷盐酸盐,是一种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目前作为高血压的二线用药,2009年FDA批准AddrenexPharmaceuticals公司研制的盐酸可乐定缓释片,用于治疗高血压,2010年获美国FDA批准增加适应症,用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另外,在青光眼的治疗中,盐酸可乐定通过激动外周交感神经α2-受体,负反馈抑制其活性,减少房水生成,降低眼压,对瞳孔大小、对光反应及调节功能无影响。但是由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和引起明显的全身动脉压降低限制其长期应用。
在青光眼的治疗中,滴眼液在眼部局部给药中应用最为普遍,但由于眨眼、泪液引流导致快速清除,使得生物利用度很低,因此进入结膜血管的量很受限,在滴眼液给药时,约75%的剂量几乎立即通过鼻泪管引流,为了维持治疗药物浓度水平,需要增加给药频率或增大给药剂量。一些高分子增粘剂如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被添加进入滴眼液,以此期望延长药物在眼部的滞留时间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但药物的释放速度不易得到控制,导致药物快速流出聚合物。
现有技术中盐酸可乐定剂型有口服速释片剂、缓控释片剂、滴丸、注射液及透皮贴等,但是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盐酸可乐定剂型用于眼部疾病的治疗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延长盐酸可乐定在眼部的滞留时间,减少给药次数,增加生物利用度,维持药物的缓慢释放,减少长期过量给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副作用,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眼用的盐酸可乐定缓释微片及其制备方法,相较于盐酸可乐定滴眼液,具有良好的控释效果,可以延长药物在眼部的滞留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应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且可以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具体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盐酸可乐定缓释微片,按重量百分数计,其组成为:
盐酸可乐定:3~6%
凝胶骨架:68~86%
润滑剂:0.5~2%
填充剂:10~25%。
优选的,所述凝胶骨架选自羟丙甲纤维素、卡波姆,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羟丙甲纤维素和卡波姆;
进一步优选的,羟丙甲纤维素和卡波姆的重量比为:65~80:3~6。
优选的,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酰富马酸钠、硬脂酸镁或滑石粉;进一步优选为硬脂酰富马酸钠。
优选的,所述填充剂选自甘露醇或微晶纤维素,进一步优选为甘露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99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