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张拉的预制梁连续施工环形生产线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0572.6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7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清;党永强;康斌;王志斌;邱文利;许忠印;张博;李海冬;冯雷;高文韬;周进;王刚;刘宇帆;钟新谷;黄威翰;黄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雄安京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B28B23/04;B28B11/24 |
代理公司: | 河北冀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51 | 代理人: | 李瑞妍 |
地址: | 0717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预制 连续 施工 环形 生产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张拉的预制梁连续施工环形生产线及施工方法,包括安装于闭环轨道上并可于闭环轨道上行走的台车,于所述台车在闭环轨道上的行走方向依次设置有钢筋安装区、合模浇筑蒸养区、蒸汽养生区及一次张拉区,于一次张拉区外设置有自动喷淋养生存梁区,自动喷淋养生存梁区用于储存、喷淋养生及二次张拉,预制梁依次经上述各区制备而成。本发明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操作安全性,减少人工投入,降低劳动强度。本发明适用于预制梁生产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预制梁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二次张拉的预制梁连续施工环形生产线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预制梁生产线上生产预制梁的过程中,常采用的施工工艺有多种,其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为:名称为流水线预制梁施工方法、申请公布号为CN102528927A 的发明专利申请,和名称为采用自行式流水作业的桥梁预制装置及其方法、申请公布号为CN107584650A的发明专利申请,二者均采用生产流水线的工艺进行制梁。但是,由于二者在生产线上进行预制梁的生产过程中,仅对预制梁进行一次张拉,一次张拉结束后预制梁制备完成,那么预制梁在蒸汽养生区所需的蒸养时间至少为7天,且模具需要在蒸汽养生区进行拆除,一方面蒸养时间较长,使得生产线的至少7天才能制备一片预制梁,效率过低,另一方面需要模具的拆卸和移动,劳动强度大,且操作安全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二次张拉的预制梁连续施工智能环形生产线,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操作安全性,减少人工投入,降低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二次张拉的预制梁连续施工智能环形生产线,包括安装于闭环轨道上并可于闭环轨道上行走的台车,于所述台车在闭环轨道上的行走方向依次设置有钢筋安装区、合模浇筑蒸养区、蒸汽养生区及一次张拉区,于一次张拉区外设置有自动喷淋养生存梁区,自动喷淋养生存梁区用于储存、喷淋养生及二次张拉。
进一步的,所述合模浇筑蒸养区包括固定式液压模板,所述固定式液压模板经液压系统驱动而自动合模或拆模,且固定式液压模板具有蒸汽喷淋系统,用于对固定式液压模板内的预制梁进行初级蒸养。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养生区包括布设于蒸养棚内的智能变温蒸养系统,于所述蒸养棚外包覆有一层聚氨酯隔热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变温蒸养系统包括布设于蒸汽养生区内的加热管、散热管、温度采集模块、降温抽风机、显示屏及PLC,其中,温度采集模块、降温抽风机、显示屏均与PLC电连接。
进一步的,于所述闭环轨道上且与钢筋安装区、合模浇筑蒸养区、蒸汽养生区及一次张拉区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台台车。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预制梁制备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在上述的一种基于二次张拉的预制梁连续施工智能环形生产线上完成,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胎架上进行预制梁腹板、顶板钢筋整体绑扎及波纹管定位;
S2、绑扎完成后,将预制梁钢筋整体吊装至位于钢筋安装区内的台车上,再驱动台车进入合模浇筑蒸养区;
S3、在合模浇筑蒸养区内完成合模,之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成后向模板内通入蒸汽进行带模蒸汽养生;
S4、一段时间后,待预制梁强度达到预定值后,进行自动拆模;
S5、拆模后的预制梁随台车进入蒸汽养生区,通过控制智能变温蒸养系统预制梁在蒸养棚内进行蒸汽养护,当达到预定时间后,预制梁蒸养后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预制梁随台车进入一次张拉区;
S6、预制梁在一次张拉区采用自动穿束机进行钢绞线穿束、智能张拉设备进行第一次张拉;第一次张拉力比例和顺序为:50%N2→60%N3→60%N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雄安京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雄安京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05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