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面智能多功能清理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5302.4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9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石益萍;冯虎田;欧屹;周长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G01S17/93;B63B45/08;B63H21/17;F03D9/11;F03D9/32;H02J7/35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炳斐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 智能 多功能 清理 机器人 | ||
1.一种水面智能多功能清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前端设置有垃圾收纳装置(2),且垃圾收纳装置(2)的输出端与垃圾暂存装置(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所述垃圾暂存装置(3)的输出端通过垃圾传送装置(4)与垃圾压滤装置(5)的输入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垃圾压滤装置(5)底部固定设置有垃圾储存装置(6);
所述船体(1)的上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风力发电装置(11)、360度高清摄像头(15)、激光信号处理器(16)、光报警器(17)及声报警器(18);
所述船体(1)后端上侧固定设置有蓄电池组(14),且所述船体(1)后端设置有动力装置(7);
所述船体(1)后端上侧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12),且所述船体(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各设备工作的控制中心(8);
所述控制中心(8)通过无线网与远程服务模块(9)传输连接,所述远程服务模块(9)通过无线网远程控制控制中心(8)做出相应的调整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智能多功能清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纳装置(2)、垃圾暂存装置(3)及垃圾传送装置(4)通过安装架(13)与船体(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智能多功能清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纳装置(2)包括一对垃圾收纳抓手(21),所述一对收纳抓手通过连接架(22)固定于垃圾暂存装置(3)左右两侧;
所述垃圾暂存装置(3)包括设置于安装架(13)上的第一控制器(31)和垃圾暂存盒(32);其中第一控制器(31)用于控制垃圾收纳装置(2)、垃圾传送装置(4)、垃圾压滤装置工作(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智能多功能清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传送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架(13)的转轴(41)及与所述转轴(41)传动连接的垃圾输送带(42);所述垃圾输送带(42)上设置有防滑块(44)阵列,且所述垃圾输送带(42)上沿传送方向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挡板(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面智能多功能清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压滤装置(5)包括固定设置于垃圾传送装置(4)输出端的压滤外箱(51),所述压滤外箱(51)底部设置有下滤板(52),所述压滤外箱(51)上沿垃圾输送带(42)传送方向的两侧对应设置有垃圾压滤板(53),所述垃圾压滤板(53)通过弹性件(54)与压滤外箱(51)内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面智能多功能清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储存装置(6)包括垃圾收纳箱(61),所述垃圾收纳箱(61)为上端开口的中空腔体结构,且所述垃圾收纳箱(61)上端开口处与垃圾压滤装置(5)对应设置;所述垃圾收纳箱(61)外壁设置有用于抽拉所述垃圾收纳箱(61)的把手(6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面智能多功能清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8)包括外壳(81),所述外壳(81)上设置有用于开合外壳的拉手(82),所述外壳(81)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控制器(83)及信号处理器(84);其中,第二控制器(83)用于控制动力装置(7)、垃圾传送装置(4)、光报警器(17)及声报警器(18)工作;信号处理器(84)用于接收第一控制器(31)及激光信号处理器(16)采集的信息并传输至第二控制器(83),还用于与远程服务模块9通信,接收远程服务模块9传输的控制指令并传输至第二控制器(8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53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