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刚石/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5396.5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6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史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本征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10 | 分类号: | C22C1/10;C22C26/00;B22F1/02;B22F3/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2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石 金属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金刚石/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即金刚石颗粒增强的铜基(或铝基、银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4个步骤:
第一步,金刚石颗粒表面镀覆薄膜:在清洗干净的粒径为1~500μm的金刚石原生颗粒和/或破碎微粉颗粒表面镀覆一层厚度为1~1000nm的Ti、Cr、W、Zr、B、Si、Mo、Nb、V、RE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RE代表稀土金属;
第二步,制作熔渗装置:将模具(1)、第一步得到的镀层金刚石颗粒(2)、模具盖(3)依次均匀放入到不锈钢制成的第一包套(4)内,并与第一抽气管(5)一同焊接密封;将过量的基体金属(9)放入第二包套(10)内并与第二抽气管(8)一同焊接密封;再将第一包套(4)和第二包套(10)用第一抽气管(5)、第二抽气管(8)和抽气嘴(6)相连;将制作好的熔渗装置放入真空中排气,直到真空度达到7×10-1Pa以下,将抽气嘴封焊密封形成抽气嘴封口(7),检漏确认无误后备用;
第三步,热等静压:抽真空到7×100Pa以下时,向热等静压机内充入Ar、He或N2气,并以1~20℃/min的速度加热到基体金属(9)熔点以下1~300℃,保温20~90min,使镀层金刚石颗粒(2)烧结成形得到具有一定强度的多孔预制体;继续升温到基体金属(9)熔点以上1~500℃,当压力逐渐达到10~200MPa时保温保压30~120min,此时熔化的基体金属(9)在气压的作用下从第二包套(10)依次通过抽气管(8)和(5)注入模具内的镀层金刚石颗粒(2)之间的孔隙中;
第四步,冷却脱模:以1~30℃/min的速率降温到100℃以下,并卸压,取出熔渗装置后去除包套(4)脱模后得到金刚石/金属复合材料。
2.一种金刚石/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颗粒表面镀覆镀层的方法为磁控溅射、电弧离子镀、真空蒸镀、化学镀、溶胶凝胶、熔盐镀、真空微蒸发镀、化学气相沉积、激光脉冲沉积、原子层沉积中的一种或多种。
3.一种金刚石/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体金属(9)为铜和/或铜合金、铝和/或铝合金、银和/或银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形式为块状、板状、条状、棒状、丝状、网状、粉末状、颗粒状中的一种或多种。
4.一种金刚石/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渗装置由模具(1)、镀层金刚石颗粒(2)、模具盖(3)、第一包套(4)、第一抽气管(5)、抽气嘴(6)、抽气嘴封口(7)、第二抽气管(8)、基体金属(9)、第二包套组成(10);其中模具(1)、镀层金刚石颗粒(2)和模具盖(3)放置于第一包套(4)内,基体金属(9)放置于第二包套(10)内,第一包套(4)和第二包套(10)通过第一抽气管(5)、第二抽气管(8)和抽气嘴(6)焊接连接;镀层金刚石颗粒(2)与模具盖(3)下端面之间的间隙为0.01~10mm;第一包套(4)与模具(1)、模具盖(3)之间,以及第二包套(10)与基体金属(9)之间的装配间隙均不大于5mm;第一抽气管(5)与第一包套(4)之间、第二抽气管(8)与第二包套(10)之间均为焊接连接,第一抽气管(5)穿透模具盖(3);模具(1)和模具盖(3)为表面涂覆有h-BN层的石墨、SiC、BN、Al2O3、ZrO2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第一包套(4)和第二包套(10)为镍、不锈钢、低碳钢、石英中的一种或两种焊接制成;第一抽气管(5)、第二抽气管(8)、抽气嘴(6)为不锈钢或低碳钢制成;抽气嘴封口(7)为抽气嘴封焊密封后形成。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金刚石/铜、金刚石/铝、金刚石/银材料。
6.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刚石/铜、金刚石/铝、金刚石/银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刚石/铜、金刚石/铝、金刚石/银材料用于制备半导体器件导电导热基板、均热板、冷板、散热器或热沉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本征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本征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53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气式柔性通风管及通风管道总成
- 下一篇:一种便携的保温冷链运输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