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华乌塘鳢投喂方法及其声学驯化投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8692.0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8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丁文勇;李鹏全;刘伟成;陈琛;陈继浓;范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80;A01G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寒武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1 | 代理人: | 杨登佐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华 乌塘鳢 投喂 方法 及其 声学 驯化 系统 | ||
1.一种声学驯化投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和位于养殖水池内的水听器与摄像头,支撑架(1)上设有四个投料机(2)、扬声器(3)和控制器(41),投料机(2)、扬声器(3)、水听器和摄像头均与控制器(41)电连接,所述支撑架(1)包括四个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支撑环(12),支撑环(12)的内侧固定有四个连接杆(13),连接杆(13)远离支撑环(12)的一端固定有转动环(14),支撑环(12)与转动机构(5)连接,转动环(14)内转动连接有安装杆(15),扬声器(3)设置在安装杆(15)上,安装杆(15)的上端设有控制箱(4),控制器(41)位于控制箱(4)内,四个投料机(2)分别位于连接杆(13)上并与滑动机构(6)连接,所述支撑杆(11)的上端固定有两个支撑板(111),在支撑环(12)的下侧设有供支撑板(111)滑动的旋转槽,两个支撑板(111)之间设有支撑槽(112),转动机构(5)包括固定在支撑杆(11)侧壁上的旋转电机(51),旋转电机(51)的电机轴伸入支撑槽(112)内并固定有锥齿轮(52),支撑环(12)的下方设有锥齿圈(53),锥齿轮(52)和锥齿圈(53)啮合,所述连接杆(13)上设有移动槽(131),滑动机构(6)包括转动连接在移动槽(131)内的移动丝杆(61),投料机(2)与移动槽(131)滑动连接同时与移动丝杆(61)螺纹连接,移动丝杆(61)靠近转动环(14)的一端固定有传动齿轮(62),转动环(14)上固定移动电机(63),移动电机(63)的电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64),主动齿轮(64)与传动齿轮(62)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学驯化投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机(63)的机身上固定有保护罩(65),主动齿轮(64)位于保护罩(6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学驯化投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机(2)包括机壳(21),机壳(2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翻盖(22),机壳(21)的下侧固定有移动块(23),移动块(23)与移动槽(131)滑动连接同时与移动丝杆(61)螺纹连接,机壳(21)的下侧设有出料口(211),出料口(211)下端设有出料板(24),外壳的外侧固定有出料气缸(25),出料气缸(25)的活塞杆上连接有传动板(26),传动板(26)的下端与出料板(24)连接。
4.一种中华乌塘鳢投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换水后接种优良硅藻,硅藻选用角毛藻,并且投喂量按鱼体总重量的8%、7%、6%、5%、4%水平递减饲料投喂,每个水平投喂3天,15天为一个周期,15天后100%换水,清理鱼池、称重,重复上述操作,并且在投喂时采用声学驯化投喂系统进行投喂,每天上午6点和下午6点进行投喂,投喂前播放音频40-60s,音频250-350HZ,音压大于环境噪声30dB,正弦波,所述声学驯化投喂系统为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声学驯化投喂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86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