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抗压MPP实壁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9371.2 | 申请日: | 202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8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白晓林;朱廷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普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4;C08L53/00;C08L23/26;C08L33/04;C08L83/04;C08L67/00;C08L77/12;C08L69/00;C08L77/00;C08L55/02;C08L23/16;C08L9/06;C08L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7 | 代理人: | 胡英超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压 mpp 实壁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抗压MPP实壁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改性聚丙烯100份、增粘剂0.5‑15份、纳米材料0.1‑15份、液晶材料0.1‑15份、抗冲击改性剂0.5‑15份、成核剂0.1‑15份、填充母料0‑30份、色母料0.1‑5份、工程塑料0.5‑30份、增容剂0.5‑15份、抗氧剂0.05‑5份、光稳定剂0.05‑5份;使用上述原料制造的高抗压MPP实壁管,刚性好,弯曲强度高,弯曲弹性模量高,环刚度高,抗冲击强度与耐腐蚀性能良好,同时由于刚性好,强度高,长期在高温下耐负荷抗压性好,因此可以减少壁厚,降低成本,节约能源,能够满足高标准质量电力工程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MPP实壁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抗压MPP实壁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在高压电缆上的开挖与非开挖护套管主要是改性聚丙烯(行业内简称为MPP)管材。而现有技术生产的改性聚丙烯管材,弯曲强度为36-38MPa,弯曲弹性模量为1000-1500MPa,本体拉伸强度24-26MPa,焊接拉伸强度为22.5-24MPa,如果遇见流沙或者复杂工程,管材容易在焊口处被拉断;高温70℃环片(段)热压缩力低,在实际使用中,长期高温与承压的条件下抗压性能差,因此导致管材厚度设计较大,成本高;管材的抗变色抗老化性能差,影响使用寿命,难以满足高标准质量电力工程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抗压MPP实壁管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抗压MPP实壁管,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改性聚丙烯100份、增粘剂0.5-15份、纳米材料0.1-15份、液晶材料0.1-15份、抗冲击改性剂0.5-15份、成核剂0.1-15份、填充母料0-30份、色母料0.1-5份、工程塑料0.5-30份、增容剂0.5-15份、抗氧剂0.05-5份、光稳定剂0.05-5份;
该高抗压MPP实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初混:将改性聚丙烯与成核剂、液晶材料按重量份配比混合,加热搅拌8-20分钟,当温度达到60-70℃时,加入抗冲击改性剂、填充母料、纳米材料、抗氧剂、光稳定剂继续搅拌到80-110℃时停止搅拌,得到初混料A,冷却到25-45℃送下道工序;
步骤二、共混:将工程塑料与增容剂、增粘剂、色母料按重量份配比混合,加热搅拌3-20分钟,当温度达到80-100℃时加入步骤一中得到的初混料A,继续搅拌到105-120℃时停止搅拌,得到共混料B,冷却到25-45℃供下道工序使用;
步骤三、造粒:将步骤二中得到的共混料B经过单螺杆或者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造粒料C,挤出机机筒温度一区为160-190℃,二区温度为170-210℃,三区温度为180-225℃,四区温度为185-235℃,模具温度为200-260℃,挤出机螺杆转速为1-30r/min;
步骤四、挤出管材:将步骤三中得到的造粒料C经过双螺杆或者单螺杆挤出机及模具挤出成型,得到管坯,挤出机机筒一区温度为160-190℃,二区温度为170-210℃,三区温度为180-225℃,四区温度为185-235℃;模具一区温度为180-225℃,二区温度为185-230℃,三区温度为190-240℃,口模温度为190-260℃;挤出机螺杆转速为5-30r/min,牵引速度为0.5-10m/min,水箱真空度为0.02-0.06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普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普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93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