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铁观音的烘焙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0674.6 | 申请日: | 202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2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华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华民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福建高知律师事务所 35259 | 代理人: | 周跃仁 |
地址: | 36243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铁观音 烘焙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观音的烘焙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平铺蒸汽;步骤二,风冷处理;步骤三,熏蒸增香;步骤四,自然冷却;步骤五,除湿处理;步骤六,烘焙处理;步骤七,平铺除湿;步骤八,风选存放;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选取所需烘焙茶叶平铺在容纳盘中,且茶叶的平铺厚度为5‑6cm,随后将平铺有茶叶的容纳盘放置在蒸汽炉中进行蒸汽处理;该发明,在对茶叶进行烘焙的过程中通过分步除湿处理以及进行重新平铺处理,有利于及时的除去茶叶之间残留的水分,降低了茶叶的含水量,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在对茶叶进行烘焙过程中的能耗,同时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利用熏蒸燃烧物质通过燃烧散发出的香味,有利于提高茶叶的香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铁观音的烘焙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茶按制作工序分为绿茶、白茶、红茶等六大类。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因此越来越多的茶叶品种被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所泡制饮用,其中铁观音就是其中之一,铁观音,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属于青茶类,中国传统名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铁观音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生物碱,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具有养生保健的功能,但在制作铁观音的过程中对茶叶的烘焙是其中的一环,但在对茶叶进行烘焙的过程中通常使茶叶放置在烘焙箱中直接进行烘焙,该方式加大了能耗,同时不利于对茶叶进行提香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铁观音的烘焙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铁观音的烘焙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平铺蒸汽;步骤二,风冷处理;步骤三,熏蒸增香;步骤四,自然冷却;步骤五,除湿处理;步骤六,烘焙处理;步骤七,平铺除湿;步骤八,风选存放;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选取所需烘焙茶叶平铺在容纳盘中,且茶叶的平铺厚度为5-6cm,随后将平铺有茶叶的容纳盘放置在蒸汽炉中进行蒸汽处理;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蒸汽处理后的茶叶放置在室内自然风冷处理冷却至常温即可;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冷却至常温的茶叶同容纳盘一起移入中熏蒸房中进行熏蒸处理;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三中熏蒸处理后茶叶的重新平铺在容纳盘中进行自然冷却处理;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将步骤四中平铺好的茶叶放置在除湿房中利用除湿机进行除湿处理,降低茶叶中水分的残留;
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五中除湿完成的茶叶移入已经升好温度且含有荔枝木炭的烘焙机中进行烘焙处理;
其中在上述步骤七中,将步骤六中烘焙处理后的茶叶再次的重新平铺在容纳盘中,且平铺厚度为5-6cm,然后将茶叶移入在除湿房中利用除湿机进行除湿处理;
其中在上述步骤八中,选取步骤七中除湿好的茶叶利用分选机进行风选处理,然后将风选处理后的茶叶进行存放保障即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蒸汽压力为4-4.5MPa,温度为80-90℃,蒸汽时间为2-3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熏蒸房中的温度为40-50℃,熏蒸时间为50-60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熏蒸房中的加热熏蒸燃烧物质为松木、冷杉、丁香木或者樟木中的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中,平铺厚度为5-6cm。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中,除湿时间为30-5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华民,未经林华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06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