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螺母装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3021.3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1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华;庞日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哲思锂电循环科技(湖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H01M2/30;H01M10/04;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周孝林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动力电池 螺母 装配 装置 | ||
1.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装配箱(2),且装配箱(2)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装夹板(3),所述装配箱(2)的两侧均螺接有螺杆(4),且两个螺杆(4)相邻于装夹板(3)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移动板(5),两个所述移动板(5)与两个装夹板(3)之间均连接有三个等距离分布的缓冲机构(6),两个所述装夹板(3)的内部均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板(7),且两个限位板(7)与装夹板(3)的内壁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8)和联动杆(9),所述第一复位弹簧(8)套设于联动杆(9)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中间镂空形成有内腔(10),且内腔(10)位于两个装夹板(3)之间,所述内腔(10)的内部固定有第二复位弹簧(11),且第二复位弹簧(11)的顶端连接有活动板(12),所述活动板(12)的顶端安装有顶板(13),且顶板(13)可移动至装配箱(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10)的内部还安装有两个伸缩杆(14),且两个伸缩杆(14)对称分布于第二复位弹簧(11)的两侧,两个所述伸缩杆(14)的伸缩端均与活动板(12)的底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5)的底端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向块(15),所述装配箱(2)的内部底部开设有与两个第一导向块(15)一一对应的第一导向槽(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板(3)的底端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二导向块(16),且第二导向块(16)与第一导向槽(17)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7)的底端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三导向块(18),所述装夹板(3)的内部底部对称开设有与第三导向块(18)相匹配的第二导向槽(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板(3)的内壁及其内部的底部均粘接有橡胶垫(20),且橡胶垫(20)的截面形状与装夹板(3)的截面形状相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6)包括连接柱(61)和缓冲筒(62),其中,所述缓冲筒(62)安装于移动板(5)的一侧,且缓冲筒(62)的内部镂空形成有缓冲腔(63),所述缓冲腔(63)的内部固定有缓冲弹簧(64),且缓冲弹簧(64)的自由端连接有缓冲板(65),所述连接柱(61)安装于装夹板(3)的一侧,且连接柱(61)的一端插入缓冲腔(63)的内部并与缓冲板(65)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极柱螺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63)的内部还固定有伸缩筒(66),所述伸缩筒(66)包括内筒和外筒,且内筒和外筒的端部分别与缓冲板(65)的一侧和缓冲筒(62)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缓冲弹簧(64)套设于伸缩筒(66)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哲思锂电循环科技(湖州)有限公司,未经哲思锂电循环科技(湖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30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