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色织领域利用染色后废水循环染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4166.5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8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伟;李友祥;王家宾;刘子斌;王方水;徐卫林;孙超;李忠国;王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38 | 分类号: | D06P1/38;D06P1/00;D06P1/44;D06P3/66;D06P5/02 |
代理公司: | 淄博启智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80 | 代理人: | 王燕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领域 利用 染色 废水 循环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染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色织领域利用染色后废水循环染色的方法。本发明是将色织领域活性染料染色废水添加活性染料后对纱线进行染色,染色后的废水再添加活性染料后继续染色,循环使用。本发明彻底改变了纱线只能用清洁软化水染色的现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染色废水的产生量。本发明中的染色废水无需经过脱色、絮凝等污水处理步骤,直接将活性染料染色废水再次用于纱线的染色,省去了原有的废水处理步骤。本发明可节约用水以及节省染化料的使用量,最终降低色织面料的综合生产加工成本,对于大批量连续生产品种效益更加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染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色织领域利用染色后废水循环染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节约、珍惜用水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印染属于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的三高行业,其废水排放量占到了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14%左右,印染企业在节水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
目前色织领域的原材料纯棉,依然作为纱线原材料主体,仍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染色过程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染料、电解质和碱性物质,达不到环保要求中的色度和含固量排放标准,而废水处理则需要专用的设备、较高的能耗和较长的反应时间,综合成本较高。若能研究一种染色废水直接使用的染色方法,在节约用水、节约原材物料和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方面,则会有比较积极的意义,并且能产生经济效益,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活性染料是一种水溶性染料,其染色原理是活性染料分子中含有能与纤维素中的羟基和蛋白质纤维中氨基发生反应的活性基团,染色时与纤维生成共价键,生成“染料-纤维”化合物。由于其染色过程中需加入元明粉促染,在碱性条件下固色,并存在部分染料水解的客观现实,染色后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染料、元明粉和纯碱,运用技术手段分析其各种物质的含量,则可能实现废水中染料、元明粉和纯碱的再次使用。
中国专利CN 109322177 A公开一种染色废水循环回用的方法,其提供一种分散染料废水循环染色使用的染色方法,但该方法仅适用于聚酯纤维及其混纺织物,且须使用专门的高分子分散剂,不适合用于活性染料染色废水回用染色。
中国专利CN 102249442 A公开一种羊毛染色废水再生循环利用方法,其提供一种羊毛染整行业染色工序中染色废水再生循环利用的方法,基本理念是染色废水絮凝、过滤分离,将废水处理完后作为回用水参与染色过程,其关键点在废水处理环节,处理方法接近于常规的污水处理方法。
中国专利CN 104674570 A公开一种活性染料的染色废水回用染色方法,其提供一种活性染料的染色废水回用染色方法,其基本步骤是脱色–软化–中和–盐度测定–染色,技术关键点在于染色废水净化处理,需将染色废水处理为清水后才能继续参与染色过程。
上述两个专利中的染色废水都得需要处理后,才能回用,这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完全不同。本发明的染色废水无需处理,可直接应用。
研究一种既能保证染色品质,又不需使用脱色、絮凝等污水处理手段的染色废水循环染色的方法,成为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色织领域利用染色后废水循环染色的方法,既保证了染色品质,又不需使用脱色、絮凝等污水处理手段,实现了染色废水的循环利用。
本发明所述的色织领域利用染色后废水循环染色的方法,是将色织领域活性染料染色废水添加活性染料后对纱线进行染色,染色后的废水再添加活性染料后继续染色,循环使用。
其中:
所述活性染料的用量为2-10%o.w.f。
所述纱线为活性染料能够上染的纤维素纤维纱线,优选棉、亚麻、天丝、丽赛、竹纤维、莫代尔等等。进一步优选纯棉筒纱、纯棉经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41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