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肠促胰岛素定位释放的功能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5718.4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1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缪铭;李赟高;杨玉琪;张涛;刘知远;季万兰;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9/00 | 分类号: | C12P19/00;C12P19/04;C12P19/12;C12P19/14;C12P19/18;C12P19/16;A23L33/12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胰岛素 定位 释放 功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肠促胰岛素定位释放的功能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现代营养食品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淀粉类糊精和功能单糖为底物,通过糖链水解转苷与受体介导技术制备得到可调节肠促胰岛素定位释放的功能糖。本发明方法具有工艺绿色环保、加工成本低等优点,所制备产品生理活性显著,具有调控食欲和胃排空速率功能,涉及功能食品、慢病干预、体重管理等多个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现代营养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肠促胰岛素定位释放的功能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与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相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病及代谢综合症患者剧增。这些慢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水平的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影响人类健康因素的评估结果表明,膳食营养因素(13%)对健康的作用仅次于遗传因素(15%),而大于医疗因素(8%)。因此,膳食营养干预调控具有重要市场意义和前景。
当前,世界各国重视食品营养健康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以精准个性化营养健康调控为代表的创新关键技术已成为产业热点和难点。已有专家正在将现代分子营养设计等前沿制造技术靶向生产精准营养与个性化食品,开发出系列高品质健康食品。其中,功能糖集营养、保健、食疗于一体,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饮料等领域。作为益生元,功能糖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促进脂质、蛋白质与矿物类代谢等功能,近年来国际上颇为流行,代表性产品为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产品为主。同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由存在于小肠末端和结肠近端L-细胞所分泌的肠促胰素,可调控机体血糖反应和食欲等诸多生理过程,对预防代谢综合症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食品大分子营养素的消化产物包括单糖、氨基酸、脂肪酸以及白藜芦醇、咖啡多酚、葡萄籽原花青素等植物营养化学物均能刺激GLP-1 的分泌,但正常条件下,大多数食品营养素和其他组分是在小肠的近端区域被消化和吸收,几乎不可能到达小肠末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用于调节肠促胰岛素定位释放的功能糖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方法具有工艺绿色环保、加工成本低等优点,所制备产品生理活性显著,具有调控食欲和胃排空速率功能,该功能糖在小肠末端刺激L细胞分泌GLP-1并通过脑肠轴机制来实现,涉及功能食品、慢病干预、体重管理等多个领域。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制备可调节肠促胰岛素定位释放的功能糖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淀粉类糊精供体和功能单糖受体分散于水中,混匀,形成混合液;然后加入多功能酶制剂进行酶解,结束后,即可获得可调节肠促胰岛素定位释放的功能糖;
其中,所述的功能单糖受体选自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2-脱氧葡萄糖、甘露糖、岩藻糖、阿洛糖、海藻糖、塔格糖、麦芽糖醇、甘露醇;
多功能酶制剂选自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水解糖酶家族70、13的蔗糖-4-葡糖基转移酶、蔗糖-6-葡糖基转移酶、蔗糖-1,6(3)-α-葡聚糖6(3)-葡糖基转移酶、α-4,6-葡糖基转移酶、α-4,3- 葡糖基转移酶、罗伊氏蔗糖酶。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淀粉类糊精是通过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采用对淀粉链进行酶切水解;或者对环化糊精进行开环解聚获得线性糊精。所述酶切水解涉及的酶为:α- 淀粉酶或者异淀粉酶。所述环化糊精进行开环解聚涉及的酶为新普鲁兰酶。所述酶切水解中添加150-200U/gα-淀粉酶,或者5-10U/g异淀粉酶。所述环化糊精中添加80-100U/g新普鲁兰酶。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液中淀粉类糊精供体的浓度为5-50mg/mL。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液中淀粉类糊精供体与功能单糖受体的质量比为 1:1-1:20。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酶制剂相对底物淀粉类糊精的添加量为100-500 U/g。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酶解是在30-80℃下反应3-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57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心连杆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L型五轴变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