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酸菌的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5813.4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3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王晓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艳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M1/00;C12R1/25;C12R1/23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洪美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酸菌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乳酸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乳酸菌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新鲜的西红柿、黄瓜和胡萝卜用盐水洗净,破碎后装入干净的麻布袋中将混合果汁过滤出;S2:在反应锅中加入蒸馏水,然后再加入牛肉膏、蛋白胨、异麦芽低聚糖、葡萄糖、吐温、纤维素酶、柠檬酸二氨、磷酸氨钾、没食子酸以及S1中的混合果汁,加热搅拌均匀形成培养液,然后晾凉;本发明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盘的转动,进而通过位于转动盘边缘的拨动板带动摆动板的摆动,摆动板摆动的过程中将会通过拉绳拉扯震荡板的底部边缘,进而使得震荡板的边缘发生倾斜,使得橡胶培养箱内部的混合液发生震荡,使得乳酸菌能够更充分的与培养液接触,促进乳酸菌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酸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乳酸菌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乳酸菌作为人和动物的有益菌(或称为益生菌)广泛用于发酵乳制品(如益生菌酸奶、益生菌发酵乳饮料、益生菌奶酪)、发酵豆乳制品、功能性食品配料和食品添加剂(如在婴儿配方乳粉、中老年乳粉、果蔬汁等中的添加等)、膳食补充剂(片剂、胶囊等)以及饲料微生态制剂中。发酵乳制品(主要是酸奶和发酵乳饮料)的产销量增长速度很快,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会保持这一增长趋势,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益生菌发酵乳制品将是发酵乳制品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益生菌发酵乳和发酵乳饮料不仅成为推动我国乳酸菌产业发展的主导产品,而且已成为我国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和今后的重要发展趋势。
影响乳酸菌生长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面乳酸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在一定范围的提高有利于增加生物量;另一方面,乳酸菌的生长又会导致大量的有机酸,当有机酸及代谢产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乳酸菌的生长实际是受营养物浓度、酸度所制约,营养物越充足,酸度越低,所获得的生物量可能就越大。
但是现有技术中在乳酸菌的培养过程中不能进行营养物质的加入以及调节乳酸菌混合液的酸度(防止带入大量的氧气而抑制乳酸菌的生长),因而随着乳酸菌的生长,营养物质的减少,乳酸菌混合液的酸度增加会抑制乳酸酸菌的生长,进而导致乳酸菌产出量较低,且当乳酸菌培养量较少时,所需培养液的量较少,而现有技术中的培养装置的体积固定,那么当培养装置内培养液较少、液面较低时,将会很难通过注射器抽取培养装置内部的乳酸菌混合液进行检测,从而无法得知菌株生长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乳酸菌的培养过程中不能进行营养物质的加入以及调节乳酸菌混合液的酸度(防止带入大量的氧气而抑制乳酸菌的生长),因而随着乳酸菌的生长,乳酸菌混合液的酸度增加会抑制乳酸酸菌的生长,以及当培养装置内培养液较少、液面较低时,将会很难通过注射器抽取培养装置内部的乳酸菌混合液进行检测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酸菌的培养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乳酸菌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新鲜的西红柿、黄瓜和胡萝卜用盐水洗净,然后放入榨汁机中进行破碎,破碎后装入干净的麻布袋中将混合果汁过滤出;
S2:在反应锅中加入蒸馏水,然后再加入牛肉膏、蛋白胨、异麦芽低聚糖、葡萄糖、吐温、纤维素酶、柠檬酸二氨、磷酸氨钾、没食子酸以及S1中的混合果汁,加热搅拌均匀形成培养液,然后晾凉;
S3:用胶头滴管吸取S2中的培养液进行PH的测定,然后通过加入NH4OH或者柠檬酸调整培养液的PH范围在6.3-6.5之间;
S4:将调整PH后的培养液放入35-38℃的恒温箱中培养24h,然后吸取部分培养液进行检测,无菌落生长方可使用;
S5:将培养液部分移入培养装置中的橡胶培养箱的内部,然后将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以1:1的比例接种到培养液中,同时将剩余的培养液、NH4OH分别装入橡胶培养箱顶部的加液桶内,打开驱动电机震动培养24h后,再静置培养18h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艳,未经陈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58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