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6748.7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8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民;汪毛毛;董士琦;瞿爱敬;施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06;B60K1/00;B60K11/04;B60L58/26;H01M10/615;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7;H01M10/6567;H01M10/6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孟欢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余热 回收 电动汽车 管理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本发明增加电机余热回收功能,在不同环境下,对电机热量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确保电机热量尽可能被整车利用,降低热管理系统能耗,可以实现车辆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整车能量利用的最大化。本发明的热管理系统根据电机水温、电池温度、乘员舱温度综合判断,通过冷却液系统将热量进行合理分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动力电池、电机及相关控制器,这些部件在工作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热,且工作温度对其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都有较大影响。
目前,大多数电动汽车采用水冷热管理系统。由于电机系统一般只需要散热,广泛的设计方案是将电机和相关控制器、充电机等进行串联连接,然后通过车辆前端的散热器和风扇进行散热;电池包系统需要同时满足冷却和加热的要求,一般在电池包的冷却液回路中安装电加热器及与空调制冷剂回路连接的换热器,对电池进行加热和冷却,常规的设计方案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电池和电机之间的热量不能相互回收利用,对能量是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实现车辆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整车能量利用的最大化。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驱动冷却系统回路、电池热管理回路和空调系统回路;
电驱动冷却系统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泵、充电机、电机控制器、DC/DC转换器、电机、第一三通阀、散热器和四通阀;所述散热器通过第一三通阀和四通阀可选择地连接至充电机或电机,所述四通阀用于控制充电机或电机与乘员舱加热子回路的连通和关闭;
电池热管理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板式换热器、第二水泵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用于获取乘员舱加热子回路或电驱动冷却系统的热量;
空调系统回路包括制冷剂子回路和乘员舱加热子回路,制冷剂子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磁阀、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乘员舱加热子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三通阀、比例三通阀、PTC加热器、第三水泵、暖风芯体;所述第二三通阀用于控制乘员舱加热子回路与电驱动冷却系统回路的连通和关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散热器庞设有电子风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空调系统回路还包括空调箱,所述蒸发器、膨胀阀和暖风芯体设于所述空调箱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空调箱内还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于所述暖风芯体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所述基于余热回收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热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常温快充工况下,电驱动冷却系统回路冷却液通过第一三通阀流过散热器并通过四通阀流回充电机;电池热管理回路关闭,温度升高达到限值后,电池热管理回路开启,制冷剂子回路开启,压缩机工作,电磁阀关闭,制冷剂通过电子膨胀阀对电池包进行冷却;
高温快充工况下,电驱动冷却系统回路冷却液通过第一三通阀流过散热器并通过四通阀流回充电机;电池热管理回路开启,制冷剂子回路开启,压缩机工作,电磁阀关闭,制冷剂通过电子膨胀阀对电池包进行冷却;当乘员舱空调制冷打开时,电磁阀开启,制冷剂通过热力膨胀阀对乘员舱进行冷却;
低温快充工况下,电驱动冷却系统回路冷却液通过第一三通阀流过散热器并通过四通阀流回充电机;电池热管理回路开启,乘员舱加热子回路开启,PTC工作,比例三通阀向左开启,乘员舱加热子回路冷却液经过比例三通阀流向板式换热器,对电池热管理回路进行加热后流回PTC;当乘员舱空调制热打开时,调整比例三通阀左右开度比例,乘员舱加热子回路冷却液按照比例分别流向板式换热器和暖风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67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气检测仪的自标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缺陷的液晶显示模组获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