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市域铁路浮置板道床的轨面平顺性保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7036.7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0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义;韩志刚;周磊;杨尚福;孙立;王森荣;朱彬;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1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周磊 |
地址: | 43006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铁路 浮置板 道床 平顺 保持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市域铁路浮置板道床的轨面平顺性保持结构,包括钢弹簧浮置板地段、两段预拱过渡路段和两段非减振路段,钢弹簧浮置板地段上的轨道为第一轨道,每段预拱过渡路段上的轨道均为第二轨道,每段非减振路段上的轨道均为第三轨道;第一轨道的轨面高于每段第三轨道的轨面;第二轨道通过多个第二扣件与轨下基础连接;沿着第三轨道到第一轨道的方向,这些第二扣件的高度逐渐变大并且刚度逐渐变小,以让车轮中心与轨面平顺性基准线的竖直距离保持在设定范围内。本发明可以提高浮置板道床地段的轨面平顺性,提高列车通过钢弹簧浮置板地段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从而适应更高速度的特殊减振需求,填补市域铁路特殊减振轨道结构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设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市域铁路浮置板道床结构。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工程减振设计是轨道系统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一般情况下,减振等级按照环评预测超标量分为中等减振,高等减振和特殊减振三个等级。其中,特殊减振措施采用钢弹簧浮置板减振道床。
在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项目中浮置板轨道应用广泛,设计技术方案成熟可靠,但车辆运行速度不超过100km/h,车辆轴重不超过16H。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列车最大运行速度达到100km/h~160km/h,车辆轴重采用17H,较传统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速度较大幅度提高,轴重增大,对浮置板道床的轨面平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利CN110700023A提出了一种基于轨道工程的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该方案中钢弹簧浮置板道床与不减振地段无有效过渡措施,当列车经过浮置板道床与不减振道床的分界处时,由于刚度的变化,轨顶面会形成一个较大的不平顺,导致列车通过时有跳车等影响运行安全的现象发生。
专利CN203475237U提出了一种预制式钢弹簧浮置板,通过端部凸台传递浮置板之间的横向力,浮置板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该方案通过端部内置铰接的方式,强行过渡浮置板之间及浮置板与一般道床之间的轨面不平顺。该方案中的浮置板过渡处竖向力均由铰接提供,对浮置板的铰接装置受力不友好,存在安全隐患。端部铰接的方式使得预制浮置板在发生病害时不能够被方便取出,需要同时抬升多块浮置板,才能实现浮置板更换维修,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市域铁路浮置板道床的轨面平顺性保持结构,可提高浮置板道床区段的轨面平顺性,适应更高速度条件下的特殊减振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市域铁路浮置板道床的轨面平顺性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弹簧浮置板地段、两段预拱过渡路段和两段非减振路段,其中:
所述钢弹簧浮置板地段上的轨道为第一轨道,每段所述预拱过渡路段上的轨道均为第二轨道,每段所述非减振路段上的轨道均为第三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的每端分别通过一段所述第二轨道与一段所述第三轨道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轨道和每条所述第三轨道均水平设置,两条所述第三轨道的轨面的高度一致;
所述第一轨道的轨面高于每段所述第三轨道的轨面并且它们的高度差为第一轨道的预拱值H;
所述第一轨道通过多个第一扣件与浮置板连接,所述第二轨道通过多个第二扣件与轨下基础连接,所述第三轨道通过多个第三扣件与轨下基础连接;
沿着所述第三轨道到第一轨道的方向,这些第二扣件的高度逐渐变大并且刚度逐渐变小,以让列车在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上行驶时,车轮中心与轨面平顺性基准线的竖直距离保持在设定范围内;其中,所述轨面平顺性基准线为设定的一段水平的基准线。
优选地,通过列车和浮置板的实际参数仿真计算,得到第一轨道的预拱值的设置建议值;通过现场监测及试验评估第一轨道的预拱值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整,以弥补仿真计算的偏差,使得第一轨道的预拱值有效保持列车通过钢弹簧浮置板地段的轨面平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70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