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结构阵列及光调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8456.7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8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郑俊守;黄小伟;夏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芯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025 | 分类号: | G02F1/0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结构 阵列 调制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结构阵列及光调制器,掺杂结构阵列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面的第一半导体、第二半导体;第一半导体外接电极平行设置于第一方向,且与第一半导体接触;第二半导体外接电极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外接电极平行于同一平面,且与第二半导体接触;所述第一半导体与第二半导体交错排列为第一半导体、第二半导体阵列,以使阵列中的第一半导体两两接触、第二半导体两两接触。通过增大/多载流子耗散区,从而增大光场所在区域与载流子耗散区重合面积,以提高电光调制器的调制效率。同时优化了外接电极结构,减小了调制器芯片体积,能够很好的适应高集成度芯片发展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光调制领域,具体地是一种掺杂结构阵列以及包含该掺杂结构阵列的光调制器。
背景技术
电光调制在光互连及光通信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光调制器是实现电光信号转换的关键器件。传统电光调制的实现是通过外加电场的作用,使晶体的折射率发生变化,而由此产生的效应被称为电光效应。当晶体折射率的改变与所加电场成正比时,即电场的一次项,这种电光效应称为线性电光效应,也称为Pokels效应,线性电光效应一般发生于无对称中心的晶体中。铌酸锂调制器正是基于线性电光效应实现电光调制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为了解决电子互连的带宽瓶颈,光互连逐渐替代电子线路来实现芯片间及芯片内部的信号传递。可集成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CMOS)芯片上的光子链路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而作为光子链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集成的电光调制器越来越受到关注。硅基电光调制器具有尺寸小、成本低、与传统CMOS工艺兼容等特点,被广泛研究。由于硅是中心反演对称晶体,没有Pokels效应,高阶电光效应也很弱,因此只能通过其他效应实现电光调制。热光效应是早期采用的一种电光调制方法,其利用硅热光系数大的特点,通过外加热电极改变硅基波导(waveguide)的温度,从而导致等效折射率的变化,实现电光信号的转换。然而,该方式的调制速度受限于热扩散的速率,响应时间仅能达到亚微秒量级。
近年来,高速硅基电光调制器往往利用自由载流子色散效应。当外加电信号时,硅材料中自由载流子浓度的改变将导致硅材料折射率的变化,从而改变光在波导中的传输特性,再通过一定的光学结构,如马赫曾德干涉仪(MZI)或者微环谐振腔等,实现电光调制。目前,利用自由载流子色散效应的主要有三种结构,分别为基于外加正偏电压的载流子注入型P-I-N结构、基于载流子聚积效应的MOS电容结构、以及基于外加反偏电压的载流子耗散型P-N(Positive-Negative)结构。
以载流子注入型P-I-N结构为例,载流子注入型P-I-N结构基于绝缘体上的硅(Silicon-On-Insulator,SOI)平台的波导区,该波导区采用脊形结构,在波导中的脊形区两侧的平台(slab)区掺杂P型离子和N型离子,中间脊形区为I区(即硅基),如图1所示,其中,斜线阴影区表示最终形成的U型PN结耗散区,在外加正向偏置电压的作用下,载流子(即电子和空穴)从平台区注入到脊形区,从而引起波导有效折射率的改变。随着电压的增大,U型PN结的耗散区变宽,导致光模场内的载流子浓度降低。通过控制外加电压信号的变化可以控制波导有效折射率的改变,实现电光调制。但是,从图1中可以看出,波导的脊形区中,光模场所在区域中没有与载流子耗散区重合的区域,会带来额外的吸收损耗,限制了电光调制器的调制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现有电光调制器使用的掺杂结构中,光模场所在区域中没有与载流子耗散区重合的区域,会带来额外的吸收损耗,限制了电光调制器的调制效率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掺杂结构阵列,通过增大/多载流子耗散区,从而增大光场所在区域与载流子耗散区重合面积,以提高电光调制器的调制效率。同时优化了外接电极结构,减小了调制器芯片体积,能够很好的适应高集成度芯片发展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芯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芯耘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84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