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化SU(3)群到SU(2)群的测试转换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0596.7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4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张云华;梁莉婷;杨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7/16 | 分类号: | G06F17/16;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李彪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化 su 测试 转换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极化SU(3)群到SU(2)群的测试转换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读入待测试转换的SU(3)矩阵[U3],基于3×4常实矩阵[A]、通过矩阵变换对[U3]进行升维操作获得4×4中间矩阵[M4];步骤2)基于4×4常实矩阵[B],通过矩阵求和对步骤1)得到的中间矩阵[M4]进行互易性补偿获得测试矩阵[C4];步骤3)对步骤2)获得的测试矩阵[C4]进行解Kronecker积操作测试:若成功则进一步执行转置操作输出相应的SU(2)矩阵;否则表明[U3]不存在对应的SU(2)矩阵,结束测试转换。本发明的极化SU(3)群到SU(2)群的测试转换方法通过矩阵升维、互易性补偿和解Kronecker积测试等操作,实现了一种极化SU(3)群与SU(2)群之间有效转换的测试方案,这对于基于SU(3)酉变换的四分量散射功率分解等工作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极化特殊酉变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化SU(3)群到SU(2)群的测试转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极化是电磁波的基本属性,描述着其矢量特征。当电磁波入射到目标后,目标会对电磁波的极化进行调制,通过对散射波和入射波极化状态进行比较和分析,即可获得目标的极化散射特征用于识别和分类,这是雷达极化测量的主要目标。
入射波和散射波的极化通常由Jones矢量表示,目标对电磁波极化的调制主要体现在2×2散射矩阵[S]上,其将入射波Jones矢量转为散射波Jones矢量。在测得目标在一组极化基下的[S]矩阵后,我们可通过对[S]做SU(2)共相似变换(Con-SimilarityTransformation)合成出其在其它极化基下的散射响应,变换的核心是SU(2)矩阵,其描述新极化基与原始极化基间的转换关系。除了矩阵[S]外,对于稳定单目标,我们也可用3×3相干矩阵[T]来等价刻画其极化散射。此时对矩阵[S]所做的SU(2)共相似变换可等价转换为对矩阵[T]做SU(3)酉变换,该变换的核心是SU(3)矩阵。
SU(n)群是由行列式为1的n×n酉矩阵所组成的李群,自由度为n2-1,故SU(2)和SU(3)的自由度分别为3和8。对于低自由度的SU(2)矩阵,通过矩阵变换,我们总可找到与该矩阵对应的SU(3)矩阵;然而反之,并非任意一个SU(3)矩阵都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SU(2)矩阵,因为高自由度的缘故。那么如何判定SU(3)矩阵是否存在SU(2)对应矩阵?若存在,如何找到该SU(2)矩阵?这是极化代数领域长久以来存在的难题,尚无有效解决方法(J.-S.Lee,E.Pottier,Polarimetric Radar Imaging:From Basics to Applications.Boca Raton,FL:CRC Press,200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缺陷,通过矩阵升维、互易性补偿和解Kronecker积测试等操作,提出一种极化SU(3)群到SU(2)群的测试转换方法,实现一种极化SU(3)群与SU(2)群之间有效转换的测试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极化SU(3)群到SU(2)群的测试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读入待测试转换的SU(3)矩阵[U3],基于3×4常实矩阵[A]、通过矩阵变换对[U3]进行升维操作获得4×4中间矩阵[M4];
步骤2)基于4×4常实矩阵[B],通过矩阵求和对步骤1)得到的中间矩阵[M4]进行互易性补偿获得测试矩阵[C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05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