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管与垫片自动焊接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0805.8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8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好;唐宗爱;刘开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三拓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0;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垫片 自动 焊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管与垫片自动焊接机,包括操作台、固定安装在操作台上的旋转工作台,以及围绕旋转工作台依次布置的垫片自动上料装置、方管自动上料装置、焊接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旋转工作台上设有焊接组装机构;旋转工作台带动焊接组装机构在垫片自动上料装置、方管自动上料装置、焊接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之间循环运转;焊接组装机构在垫片自动上料装置处承接垫片,在方管自动上料装置处承接方管,在运动至焊接装置之前完成垫片与方管的装配。本发明可实现方管与垫片的自动上料、自动装配并焊接,再将焊接件传输至下料区,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人力投入,同时提高了焊接精准度和生产安全性,且占地面积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管与垫片自动焊接机。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焊接机是常用的生产设备,以往的焊接常采用人工焊接,随着生产的需要,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逐渐出现自动焊接机构。但是对于细小零部件与管材类之间的加工,如方管和垫片的焊接加工,由于管材类尺寸较长,采用传统的流水线式自动焊接工序占地面积过大,常规的处理方法是人工辅助将垫片与方管相配合,再传递到焊接台进行焊接的半自动化模式。这种方式仍然依赖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且焊接精准度不高。此外,由于方管结构的特殊性,相较于圆管不具备滚动性,因此只能靠人工将方管堆垛中的方管一根根地抬到输送机上,然后输送机再将方管输送至下一道工序加工;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发生工伤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方管与垫片自动焊接机,可实现方管与垫片的自动上料,并且能自动将方管与垫片装配好后进行焊接,再将焊接件传输至下料区,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人力投入,同时提高了焊接精准度和生产安全性,且占地面积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方管与垫片自动焊接机,包括操作台,以及转动安装在操作台上的旋转工作台,以及围绕旋转工作台依次布置的垫片自动上料装置、方管自动上料装置、焊接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所述旋转工作台上设有焊接组装机构;所述旋转工作台带动焊接组装机构在垫片自动上料装置、方管自动上料装置、焊接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之间循环运转;所述焊接组装机构在垫片自动上料装置处承接垫片,在方管自动上料装置处承接方管,在运动至焊接装置之前完成垫片与方管的装配。
进一步地,还包括垫片检测装置和方管检测装置;所述垫片自动上料装置、垫片检测装置、方管自动上料装置、方管检测装置、焊接装置和自动下料装置围绕旋转工作台依次等距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工作台包括固定安装在操作台底部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与第一驱动机构相连设置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上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焊接组装机构设有六个,所述六个焊接组装机构沿转盘的周向均匀分布,并且沿转盘的径向设置;所述转盘下方设有轨道装置,所述轨道装置与焊接组装机构相配合,实现垫片与方管的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方管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方管输送装置、方管上料机构、料斗和方管上料机械手;所述方管输送装置固定安装在操作台上,所述方管上料机构倾斜固定安装在操作台的一侧,所述料斗固定安装在操作台的一侧,用于放置方管堆垛,并通过方管上料机构连接方管输送装置;所述方管上料机械手固定安装在操作台上并适于将方管输送装置上的方管移动到焊接组装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三机架、振动盘、垫片输送装置和垫片移动装置;所述第三机架固定安装在操作台一侧,所述振动盘固定安装在第三机架上端,所述垫片输送装置固定安装在操作台上并连通振动盘,所述垫片移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操作台上并适于将垫片输送装置上的垫片转移到焊接组装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件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操作台一侧的第四机架、焊接件下料机械手以及固定安装在第四机架上的焊接件输送装置;所述焊接件下料机械手适于将焊接组装机构上的焊接后的方管与垫片组合件转移到焊接件输送装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三拓焊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三拓焊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08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动阀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便携式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