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燃油取样器以及取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0997.2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2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根;贺素兰;程鹤林;唐海波;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09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燃油 取样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飞机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燃油取样器以及取样方法,包括导油单元和取样主体,且导油单元与取样主体可拆卸连接;取样主体包括壳体,壳体的壳腔中设置有开门内柱;壳体上设置有旋转调节机构,旋转调节机构与开门内柱相互配合,用于顶开飞机机体放油口中的单向活门。本技术方案可自由掌控单向活门的开门时机,即,可实现在完成取样器安装后再打开飞机机体放油口中的单向活门,确保取样器与飞机机体的放油口完全密封后再控制燃油流入取样器,有效防止燃油外漏,节约燃油成本、杜绝燃油污染伤害;另外,利用开门内柱直线上升顶开机载成品,实现有效保护机载成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燃油取样器以及取样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飞机和乘客的安全,在航空领域的飞机装配过程中、飞机投入使用前以及在飞机起飞前,工作人员会对飞机的各项机能参数进行严格检测,其中包括航空燃油取样检测,从燃油的污染度等因素判断整机供油系统是否完好、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等状况。航空燃油中的杂质不仅会引起系统金属零部件的腐蚀,而且还会污染大气,且在燃料中容易被氧化缩合成胶质和沉淀物,引起燃烧系统堵塞等,这对飞机在空中的正常飞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现阶段工厂对航空燃油取样时,所应用的工装设备为如图1所述的燃油沉淀管,在使用过程中,燃油沉淀管与飞机机体的放油口(即飞机机腹下部的燃油取样口)采用螺纹连接,通过旋转燃油沉淀管即可完成连接,在旋转燃油沉淀管期间,燃油沉淀管逐渐上升,燃油沉淀管顶端设置有四根顶齿,该顶齿随着燃油沉淀管一起旋转上升,待顶齿达到一定高度后,便会将飞机机体放油口中的单向活门顶开,进而使航空燃油沿着管壁向下流出,从而达到燃油取样的目的,进一步的,采用燃油沉淀管对航空燃油进行取样时,存在包括以下几点的不足:
1)顶齿在随燃油沉淀管旋转上升过程中,其与机载成品(飞机机体放油口中的单向活门)不断相磨,此过程易对机载成品(飞机机体放油口中的单向活门)表面造成损坏,且易产生额外的杂质;
2)在燃油沉淀管旋转上升过程(即完全安装到位之前),燃油沉淀管未与飞机机体的放油口完全密封,燃油易沿着螺纹流至燃油沉淀管的外部,并沿燃油沉淀管外壁流下,导致浪费燃油成本,若使沿燃油沉淀管外壁流下的燃油流入取样样品中,燃油上可能沾上燃油沉淀管外壁的其他杂质,造成取样结果不可靠,进一步影响到检测结果;且在拆卸燃油沉淀管时,燃油沉淀管外壁上的燃油回个工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采用燃油沉淀管对航空燃油进行取样,无法控制燃油的流向和流量,同时,因飞机固有高度,现有的燃油沉淀管在使用过程中,从燃油沉淀管中流出的燃油四处飞溅,导致成本浪费;
4)外漏的燃油(包括安装时从螺纹处漏出的燃油、安装后飞溅的燃油等)油易造成外部环境污染,且易通过呼吸、皮肤吸收等方式进入工作人员体内,对工作人员神经系统及肺部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燃油取样器以及取样方法,目的是为了有效保护机载成品飞机机体放油口中的单向活门)、节约燃油成本、杜绝燃油污染伤害、达到工具维护清洁方便等优势。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09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