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2513.8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0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邵宗泽;王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121;C02F11/06;C02F11/18;C02F103/10;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污泥 无害化 处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含油污泥在微生物降解池内进行微生物降解预处理后泵入沉淀池内泥水分离;所述微生物降解预处理使用的微生物菌剂主要由威尼斯不动杆菌、短小芽孢杆菌、除烃海杆菌、食烷菌组成;每种微生物扩培后进行菌液混合,菌液体积占比为:威尼斯不动杆菌20%~40%;短小芽孢杆菌20%~40%;除烃海杆菌10%~30%;食烷菌10%~30%;
2)沉淀池底部沉淀的含油污泥通过污泥输送泵输送至化学氧化池,加水进行化学氧化深度处理;所述化学氧化深度处理的具体方法为:氧化剂采用过氧化氢,催化剂采用亚铁盐,沉淀池泥水分离2h后,含油沉泥加水进行化学氧化深度处理,H2O2浓度10000 mg/L,Fe2+浓度1200 mg/L,加酸调节pH为3~4,反应时间2~4h;
3)化学氧化深度处理后的油泥送入机械脱水机进行机械脱水;
4)脱水后的含油污泥送入热处理炉进行低温热处理;所述低温热处理的温度为100~400℃,低温热处理的时间为2~4h;低温热处理后的含油污泥的含油率≤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含油污泥的含油率为1%~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微生物降解预处理的时间为3d。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微生物降解预处理的微生物菌剂投加量为油泥体积的2%~20%;所述泥水分离的时间为2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过氧化氢投加量按照油泥测定COD值计算,过氧化氢与COD的质量比为H2O2︰COD=1︰1~2︰1,过氧化氢与投加亚铁盐的质量比为H2O2︰Fe2+=5︰1~10︰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机械脱水采用离心脱水,转速3000~5000r/min,脱水时间15~30min。
7.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方法,所述处理装置依次设有微生物降解池、沉淀池、化学氧化池、机械脱水机、热处理炉,所述微生物降解池中设有旋转带式撇油机、空气输送管、搅拌机;所述沉淀池顶部设有菌液回流泵,沉淀后的上部菌液可通过菌液回流泵回流至微生物降解池继续进行降解,沉淀池底部与化学氧化池之间设有污泥输送泵,沉淀后的污泥通过污泥输送泵输送至化学氧化池,化学氧化池内设有搅拌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25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