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铁多功能作业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3241.3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1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辛永生;张纯清;张高锋;吴庆立;朱红军;王西强;孔瑞晨;王鹏;刘智华;李博;董博敏;穆青;邓婷;张建鹏;程峰;冯建昌;何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5/12 | 分类号: | B61D15/12;B61C3/02;B60M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刘桐 |
地址: | 721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多功能 作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多功能作业车,包括车架、前司机室、后司机室、电气间、动力蓄电池系统、辅助电源柜、电传牵引系统、转向架、制动系统、液压动力单元、直臂双回转作业平台、接触网检测装置、刚性悬挂自动巡查装置、受电弓。本发明提供的地铁多功能作业车,采用蓄电池作为走行驱动及作业驱动动力,整车采用直‑交电传动,解决了传统内燃动力接触网作业车隧道内作业带来的尾气污染问题;采用四轴驱动,具备双机重联功能,解决传统内燃动力接触网作业车功能单一的问题,使具备双机重联牵引电客车的能力;采用直臂双回转作业平台,解决传统接触网作业车隧道内作业平台高度太高而隧道外作业平台高度太低问题,并兼顾声屏障检修、隧道臂检修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多功能作业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地铁交通规模、运营速度、运营里程及运营频率等方面不断提升,地铁线路的养护与检修工作需求随之增大,对线路检修工程车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现有技术中,线路检修工程车辆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地铁线路大多以隧道为主,传统接触网作业车采用内燃动力,隧道内尾气污染严重,作业人员施工环境差;(2)液压升降作业平台最低位和最高位满足不了作业高度需求(隧道内作业平台高度太高,车场线作业平台高度太低);(3)单条线路配置工程车数量多,使用频次低等问题。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地铁多功能作业车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满足地铁线路接触网检修作业施工实际需求,改善作业人员施工环境,减少单条线路配置工程车数量,检修维护车辆数量且降低总体成本,研制更具环保性新能源驱动动力地铁电传动多功能作业车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铁多功能作业车,可改善作业人员施工环境,减少单条线路配置工程车数量,解决了传统接触网作业车隧道内作业平台高度太高而隧道外作业平台高度太低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铁多功能作业车,包括车架、前司机室、后司机室、电气间、动力蓄电池系统、辅助电源柜、电传牵引系统、转向架、制动系统、液压动力单元、直臂双回转作业平台、接触网检测装置、刚性悬挂自动巡查装置、受电弓;
所述前司机室和后司机室分别设于所述车架的两端;
所述动力蓄电池系统、转向架设于所述车架下部;所述转向架为两台,分别设于所述前司机室和后司机室对应的车架下部;
所述辅助电源柜设于所述电气间,集成整车配供电系统,提供DC24V电源、工频AC220V交流电源、以及为液压动力单元提供工频380V交流电源;
所述电传牵引系统包括高压互联箱、牵引逆变器和线路电抗器、牵引电机、车轴齿轮箱和轮对,所述高压互联箱、牵引逆变器和线路电抗器设于所述电气间,所述牵引电机为四台,分别悬挂安装于所述转向架,所述牵引电机驱动所述车轴齿轮箱内的齿轮组转动将牵引力传递至所述轮对,以驱动作业车向前/向后运行;
所述制动系统包括空气制动系统、电制动系统及驻车制动系统,其中所述空气制动系统采用JZ-7空气制动系统;
所述液压动力单元为所述直臂双回转作业平台提供动力,所述液压动力单元由电动机驱动;
所述直臂双回转作业平台设于所述电气间与所述后司机室之间,其臂体可伸缩,所述直臂双回转作业平台距轨面最低位不超过2600mm,距轨面最高位不小于7000mm,距轨道中心最大工作幅度不小于8000mm;
所述接触网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前司机室顶部,包括基于机器视觉的非接触式检测设备、弓网压力检测设备、弓网冲击检测设备、弓网图像高清录像设备、高低压隔离设备及车体振动补偿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32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