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临床决策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3548.3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1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何疆春;李田昌;黄悦;李宏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16H50/70 | 分类号: | G16H50/7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丰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1 | 代理人: | 李学康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床 决策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临床决策方法及装置,其中,临床决策方法,包括:获取针对预设疾病的多个被观察对象的样本数据集,其中,所述样本数据集中包括所述被观察对象的数据特征;基于所述样本数据集中的数据特征进行聚类,得到多个聚类分组;获取各聚类分组中的被观察对象的终点事件;根据所述终点事件中所述被观察对象的生理指标从所述多个聚类分组中确定出目标聚类分组;获取患者的数据特征;根据所述患者的数据特征与所述目标聚类分组中的被观察对象的数据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对所述患者进行临床决策,该方法可借鉴目标聚类分组中的被观察对象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临床决策,从而可为患者提供较为有针对性且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临床决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高血压、高血脂都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病,同时也是脑血管意外、心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等严重致死、致残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与高血脂既有独立的致病机制,又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基于高血压与血脂异常的高伴发率,以及高血压、血脂异常的低治疗率、低控制率,针对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发生与发展中的机制和相互作用,联合干预对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心血管相关事件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面对严峻的高血压、高血脂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尚未构建完成综合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联动的疾病防治示范模式,三级医院的优势医疗资源无法传递到基层的医疗机构,资源利用效率低,疾病负担沉重。同时无论高血压还是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心衰等其他慢病,国内外的临床指南标准较多且更新快,仅依靠人工对医生进行培训,效率较低,故,目前如何借助大数据辅助进行临床决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临床决策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临床决策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临床决策方法,包括:获取针对预设疾病的多个被观察对象的样本数据集,其中,所述样本数据集中包括所述被观察对象的数据特征;基于所述样本数据集中的数据特征进行聚类,得到多个聚类分组;获取各聚类分组中的被观察对象的终点事件;根据所述终点事件中所述被观察对象的生理指标从所述多个聚类分组中确定出目标聚类分组;获取患者的数据特征;根据所述患者的数据特征与所述目标聚类分组中的被观察对象的数据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对所述患者进行临床决策。
可选的,所述样本数据集中至少包括所述被观察对象的个人信息、医学检测信息以及临床治疗信息。
可选的,所述个人信息包括身高、年龄、体重、既往病史、用药史以及家族病史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所述医学检测信息包括血压值、血脂值、心率、各种血生化值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所述临床治疗信息包括非药物治疗、用药时间、用药量以及用药种类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可选的,根据所述患者的数据特征与所述目标聚类分组中的被观察对象的数据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对所述患者进行临床决策,包括:将所述数据特征与所述多个聚类分组进行聚类分析;确定与所述数据特征匹配度最高的聚类分组;将与所述数据特征匹配度最高的聚类分组对应的临床治疗信息确定为所述患者推荐的临床治疗信息;输出所述临床治疗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获取针对预设疾病的多个被观察对象的样本数据集之后,对所述样本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量化,得到所述被观察对象的各数据特征对应的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35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