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6002.3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6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颖索(江苏)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89 | 分类号: | E05F15/689;E05D13/00;E05F5/08;E05F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21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玻璃 升降 机构 | ||
1.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汽车玻璃升降器机构,包括车门架(1),机构安装板(2),固定架(3),滑槽(4),后部支撑杆(5),升降架结构(6),玻璃缓冲架结构(7),汽车玻璃(8),玻璃清洁架结构(9),车门窗(10),前端支撑杆(11),扇形齿轮(12),加固板(13),驱动电机(14)和主动齿轮(15),所述的机构安装板(2)分别焊接在车门架(1)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架(3)螺栓连接在机构安装板(2)的上部;所述的滑槽(4)开设在固定架(3)的左侧;所述的后部支撑杆(5)设置在固定架(3)的后端;所述的升降架结构(6)安装在后部支撑杆(5)的上部;所述的玻璃缓冲架结构(7)分别设置在升降架结构(6)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汽车玻璃(8)设置在升降架结构(6)的上部;所述的玻璃清洁架结构(9)设置在汽车玻璃(8)的下部前端;所述的车门窗(10)开设在车门架(1)的上部;所述的前端支撑杆(11)的中间位置与后部支撑杆(5)的中间位置轴接;所述的扇形齿轮(12)焊接在前端支撑杆(11)的右下部;所述的加固板(13)焊接在前端支撑杆(11)和扇形齿轮(12)的连接处;所述的驱动电机(14)螺钉连接在固定架(3)的右侧;所述的主动齿轮(15)与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螺钉连接;所述的升降架结构(6)包括支撑架(61),限位槽(62),压力传感器(63),U型架(64),夹紧螺栓(65)和橡胶垫(66),所述的限位槽(62)开设在支撑架(61)的左侧;所述的压力传感器(63)镶嵌在支撑架(61)的上部右侧;所述的U型架(64)分别焊接在支撑架(6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夹紧螺栓(65)螺纹连接在U型架(64)的前端;所述的橡胶垫(66)胶接在夹紧螺栓(65)的后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玻璃升降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缓冲架结构(7)包括固定管(71),弹簧(72),顶板(73),限位端盖(74),顶杆(75),压板(76)和缓冲垫(77),所述的弹簧(72)插接在固定管(71)的内侧上部;所述的顶板(73)插接在固定管(71)的内侧下部;所述的限位端盖(74)螺纹连接在固定管(71)的下部;所述的顶杆(75)的上部贯穿限位端盖(74)与顶板(73)螺钉连接;所述的压板(76)螺纹连接在顶杆(75)放的下部;所述的缓冲垫(77)胶接在压板(76)的下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玻璃升降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清洁架结构(9)包括收灰斗(91),固定板(92),旋转轴(93),海绵套(94),微型电机(95)和橡胶塞(96),所述的固定板(92)分别焊接在收灰斗(9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旋转轴(93)轴接在固定板(92)的内侧;所述的海绵套(94)套接在旋转轴(93)的外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微型电机(95)螺钉连接在固定板(92)的左侧,并且输出轴贯穿固定板(92)与旋转轴(93)的左侧连接;所述的橡胶塞(96)插接在收灰斗(91)的内侧右下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玻璃升降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形齿轮(12)与主动齿轮(15)相互啮合,所述的滑槽(4)的内侧插接有底部滑块(4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玻璃升降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支撑杆(11)的左上部轴接有顶部滑块(111),所述的顶部滑块(111)插接在限位槽(62)的内侧,所述的前端支撑杆(11)的右下部与固定架(3)的前端右侧轴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玻璃升降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部支撑杆(5)的左下部与底部滑块(41)的后端轴接,后部支撑杆(5)的右上部与支撑架(61)的后端右侧轴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玻璃升降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玻璃(8)的下部插接在U型架(64)的内侧,所述的橡胶垫(66)与汽车玻璃(8)的下部前端贴合。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玻璃升降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管(71)分别螺钉连接在支撑架(61)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弹簧(72)的上部与支撑架(61)的下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颖索(江苏)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颖索(江苏)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60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