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磨装置及打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6019.9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3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格森;程德考;张涛;孙晋祥;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18 | 分类号: | B24B7/18;B24B41/00;B24B47/20;B24B49/00;B24B4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欧阳高凤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顺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磨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磨装置及打磨设备,打磨装置包括:基座;浮动机构,浮动机构设在基座上,可沿打磨进给方向前后浮动;打磨组件,打磨组件用于打磨作业面;随动机构,随动机构包括第一枢转件、第二枢转件、随动板,第一枢转件的一端连接随动板且另一端连接打磨组件,以使打磨组件可绕第一方向转动,第二枢转件的一端连接随动板且另一端连接浮动机构,以使随动板可绕第二方向转动,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本发明通过浮动机构减小打磨作业引起的振动,提高对墙面凹凸变化的适应性,通过随动机构实现打磨装置始终压紧墙面,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打磨装置及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没有应用于建筑室内混凝土墙面的全自动打磨设备或机器人的打磨装置,传统打磨作业均为人工手持电动打磨工具进行作业。手持打磨工具靠人工压紧墙面进行打磨,劳动强度大,自动化水平低,且全靠人工调整适应不平的墙面,作业效率低,现场噪音及粉尘污染大,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
其次,一些打磨作业的打磨装置虽然具备浮动功能,但是,这种带有浮动功能的打磨装置大多只能沿单一方向进行浮动,导致打磨盘无法适应性的压紧在凹凸不平的墙面上,无法适应混凝土墙面打磨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能够进行浮动和适应性的摆动,从而压紧在凹凸不平的墙面上,实现较好的打磨作业。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所述打磨装置的打磨设备,降低了打磨作业对打磨设备的影响,降低了打磨设备执行末端的运动精度,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打磨成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打磨装置,包括:基座;浮动机构,所述浮动机构设在所述基座上,可沿打磨进给方向前后浮动;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用于打磨作业面;随动机构,所述随动机构包括第一枢转件、第二枢转件、随动板,所述第一枢转件的一端连接所述随动板且另一端连接所述打磨组件,以使所述打磨组件可绕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枢转件的一端连接所述随动板且另一端连接所述浮动机构,以使所述随动板可绕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磨装置,所述打磨装置通过浮动机构减小打磨作业引起的振动,起到良好的减振缓冲作用,提高对墙面凹凸变化的适应性,通过随动机构的第一枢转件、第二枢转件,连接在随动板上的打磨组件可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方摆动,从而实现打磨装置始终压紧墙面,能够保证打磨质量和提高作业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随动板的沿竖直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一枢转件,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随动板的沿水平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二枢转件,所述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磨装置还包括:多个拉伸弹性件,多个拉伸弹性件沿所述打磨组件的周向间隔开地设置,所述拉伸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打磨组件且另一端连接所述浮动机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动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在所述基座上;浮动座,所述第二枢转件设在所述浮动座上;多个浮动弹性件,多个所述浮动弹性件沿周向间隔开设置,所述浮动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浮动座且另一端连接所述基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磨装置还包括:进给机构,所述进给机构设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基座之间,以带动所述固定座沿垂直于打磨面的方向做进给运动,且所述进给机构可提供所述打磨组件对作业面的打磨压力。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磨装置还包括: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浮动弹性件的变形量,所述检测件的检测数据结合所述浮动弹性件的数量可用于控制所述进给机构的进给量,以使所述打磨组件恒压打磨作业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60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河道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载定位用主板的散热通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