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弹跳机器人及弹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7980.X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9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石青;王若超;贾广禄;黄强;余张国;福田敏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富强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弹跳 机器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续弹跳机器人及弹跳方法,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连续弹跳机器人可以包括:主机架、驱动机构和弹跳机构,驱动机构安装于主机架上,驱动机构与弹跳机构连接,驱动机构带动弹跳机构实现弹跳;弹跳机构包括两个连杆机构,两个连杆机构通过连接轴连接,连接轴滑动设置于主机架上,并通过弹簧与主机架连接;驱动机构安装于主机架上,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卷线轮,驱动装置为卷线轮提供动力,卷线轮通过弹力拉绳与连杆机构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弹跳机器人面对非结构化环境,连续作业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弹跳机器人及弹跳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国防、抢险救灾领域的机器人强调对非结构化环境的适应性。通常,面向上述应用领域的机器人需要具备一定的越障能力,从而能够在非结构化环境中进行侦察、搜救等任务。现阶段应用成熟的侦察搜救机器人多采用轮式或者履带式结构,这类机器人大部分无法跨越超出自身尺寸的障碍物,同时可能会发生倾翻直接导致机器人丧失作业能力。
在上述背景下,弹跳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中执行任务,展现出一定的优越性,但现有的弹跳机器人多强调单次弹跳的高度和速度,在非结构化环境下适应性较差。
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新的面向非结构化环境的连续弹跳机器人及弹跳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弹跳机器人及弹跳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弹跳机器人面对非结构化环境,连续作业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弹跳机器人,包括:主机架、驱动机构和弹跳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主机架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弹跳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弹跳机构实现弹跳;所述弹跳机构包括两个连杆机构,两个所述连杆机构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滑动设置于所述主机架上,并通过弹簧与所述主机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主机架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和卷线轮,所述驱动装置为所述卷线轮提供动力,所述卷线轮通过弹力拉绳与所述连杆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机架包括双层板,所述双层板一体设置,所述双层板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主机架的中部设有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驱动机构,所述主机架沿长轴线方向两侧设有滑轨,所述连接轴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内;所述主机架沿长轴线方向两侧中部均设有突出结构,所述突出结构侧面打有圆孔,用于使所述弹力拉绳通过;所述双层板进行镂空处理。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舵机,所述卷线轮安装于所述舵机的轴上,所述舵机的轴上还设置有电磁离合器,所述舵机通过所述电磁离合器带动所述卷线轮旋转;所述卷线轮两端打有圆孔,用于与所述弹力拉绳连接;所述卷线轮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舵机安装于所述空腔内。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圆孔,用于安装所述弹簧;所述挡板垂直所述滑轨设置,所述舵机安装于所述挡板上。
优选的,所述连杆机构为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双Y连杆、双1连杆和两个1Y连杆;两个所述1Y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双Y连杆和所述双1连杆进行连接;所述双Y连杆、所述双1连杆和所述1Y连杆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连接处通过轴用挡圈固定;所述双Y连杆、所述双1连杆和所述1Y连杆的中部设有凹槽,用于与所述弹力拉绳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两个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设置有两个,关于所述主机架的短轴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连接轴通过弹簧分别与两个所述挡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设置有四根,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各设置有两根所述弹簧,所述安装槽的两侧的弹簧关于所述主机架的短轴对称设置;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轴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挡板的圆孔内。
优选的,所述突出结构上安装有质心调节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79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