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味稳定剂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8672.9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5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崔佳;孙正艳;吴尊德;李延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鄂尔多斯市中轩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06 | 分类号: | C12P19/06;A23L29/3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于晓晓 |
地址: | 0143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味 稳定剂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味稳定剂的生产工艺,所述的风味稳定剂为低丙酮酸基缓释黄原胶;发酵48小时提高发酵培养温度,发酵结束后再次进行升温后降温,洗涤、分离、筛分得到风味稳定剂。本工艺生产的产品具有分子二级结构缺陷,支链减少,亲水基团减少的的特点,产生溶胀时间长,溶解较慢的特点。咀嚼试验效果满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原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味稳定剂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槟榔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和有益物质,同时也含有多种药理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酚类化合物、脂肪油以及多种氨基酸和各种各样的矿物质等。槟榔是槟榔嚼块的主料,是仅次于烟草、酒精和咖啡因的世界上第四种被广泛使用的嗜好品。
槟榔咀嚼物是分成两半的经调味剂加工的槟榔果壳。厂商以工业方法对带壳的槟榔干果进行加工,并包装成产品。加工过程是将槟榔切成两半,用各种调味剂如饴糖,肉桂油,薄荷,冰片,石灰,碳酸氢钠,碳酸钙等,辅以风味稳定剂,可以大大增加咀嚼时风味物质的呈味时间。
市场上存在的价格适中的稳定剂如纤维素、瓜豆胶、黄原胶、改性淀粉等,有的存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有的存在咀嚼口感差或者风味持久性差的缺点。均不能满足咀嚼槟榔风味长时间稳定的要求。
如何解决市售稳定剂的缺点,研发新的稳定剂使其用于槟榔壳具有爽口且风味持久的效果,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风味稳定剂的生产工艺。本工艺生产的产品具有分子二级结构缺陷,支链减少,亲水基团减少的的特点,产生溶胀时间长,溶解较慢的特点。咀嚼试验效果满意。
本发明所述的风味稳定剂为低丙酮酸基缓释黄原胶。
本发明的一种风味稳定剂的生产工艺技术方案为,发酵48小时提高发酵培养温度,发酵结束后再次进行升温后降温,洗涤、分离、筛分得到风味稳定剂。
所用发酵菌种为市售生产黄原胶菌种。
所述的一种风味稳定剂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将菌种进行48小时发酵后,提高发酵温度,继续发酵18-24小时;终止发酵;
(2)将发酵液升温处理;
(3)发酵液降温,加入氯化钙混合均匀,用食用酒精进行沉淀、分离、烘干、粉碎获得产成品。
发酵原料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的玉米淀粉3-10%、大豆蛋白粉0.5-1%、大豆水解蛋白0.1-0.3%、淀粉水解物0.03-0.1%、酵母粉0.01-0.5%,余量为水。
所述的淀粉水解物是玉米淀粉糊化后按质量百分比加入高温淀粉酶0.005%,85-100℃酶解15-30min产物。
以上发酵原料能够提高菌种发酵过程中菌体丙酮残基的形成,在通过工艺抑制黄原胶端基丙酮酸结构的组合的同时,增加丙酮酸残基的含量,增加溶胀时间,降低溶解速度,延长携带风味时间。
步骤(1)中,前48小时的发酵温度为28-30℃,pH 6.5-7.5。
步骤(1)中,发酵48小时后,提高发酵温度至32-34℃,pH6.0-6.5。
步骤(1)中,终止发酵后用液碱调节pH 8.0-8.5。
步骤(2)中,发酵液由发酵结束时32-34℃,开始以每5分钟上升2℃的升温速率升温,升温至60-65℃后维持15分钟后开始降温。
步骤(3)中,加入占发酵液重量百分含量0.35-0.45%的食品级氯化钙混合均匀;使用80度酒精一遍洗涤后经高速离心机分离,絮状胶体经85度酒精二遍洗涤,压榨机成型,经115-135℃烘干30min-60min后粉碎成80目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鄂尔多斯市中轩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鄂尔多斯市中轩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86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轴承环淬火用定位治具
- 下一篇:一种10kV环网柜零序电压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