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震动能力的锂电池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1397.6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洋 |
主分类号: | H01M50/213 | 分类号: | H01M50/213;H01M50/242;H01M10/052;H01M10/058;H01M6/14;H01M6/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金标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抗震 能力 锂电池 制备 工艺 | ||
1.一种具有抗震动能力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有顶盖(2),所述底座(1)与顶盖(2)之间设有多个锂电池本体(7),所述锂电池本体(7)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导电座(6),所述锂电池本体(7)的上下两端均通过导电座(6)分别与底座(1)和顶盖(2)相套接且电性相连;
所述导电座(6)包括底板(601)、套环(602)、触点(603)和弹性体;
所述底座(1)和顶盖(2)的内部均内置有导电线路(13),所述底座(1)和顶盖(2)内部内置的线路(13)分别与多个底板(601)一一对应,多个所述触点(603)与内置线路(13)通过弹性体电性相连;
所述底板(601)的上方设有套环(602),所述套环(602)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环槽(604),所述触点(603)安装于环槽(604)内,所述的触点(603)的中部形成触头(605),所述底板(601)的中部设有通孔(606),所述弹性体安装于通孔(606)内,且两端分别与触头(605)和线路(13)相接,所述套环(602)的底端与底板(601)的上表面一体成型,多个所述触点(603)分别与锂电池本体(7)的两极相贴合并电性相连,多个所述底板(601)呈矩阵排列于底座(1)和顶盖(2)的一侧,多个所述底板(601)分别与底座(1)和顶盖(2)相固接,多个所述套环(602)分别与多个锂电池本体(7)的上下两端外壁相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动能力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导电体(607)和弹簧片(608),所述弹簧片(608)安装于两个导电体(607)之间,且弹簧片(608)有两个,对称安装于两个导电体(607)之间,两个导电体(607)分别与触头(605)和线路(13)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动能力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锂电池本体(7)的外壁设有抗震机构(8),两个所述抗震机构(8)为一组将锂电池本体(7)包裹;
所述抗震机构(8)还包括套壳(801)、缓冲套(802)、卡槽(803)和销孔(804);
所述套壳(801)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套壳(801)的长边一侧开设有阶梯状的内孔,所述缓冲套(802)设于套壳(801)的内孔内,所述锂电池本体(7)套接在缓冲套(802)内,所述缓冲套(802)的外壁与套壳(801)的内孔内壁相贴合,两个所述套壳(801)能够与缓冲套(802)相扣合形成长方体,两个所述套壳(801)的贴合一侧顶端开设有卡槽(803),所述套壳(801)的卡槽(803)内部开设有贯穿套壳(801)的销孔(804),所述套壳(801)之间均填充有聚氨酯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动能力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套壳(801)之间通过连接机构(9)相固接;
所述连接机构(9)包括卡块(901)、销杆(902)和内孔(903);
所述卡块(901)的下方设有两个销杆(902),两个所述销杆(902)的顶端分别与卡块(901)的下表面左右两端一体成型,所述卡块(90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内孔(903),所述卡块(901)分别与两个套壳(801)的两个卡槽(803)相套接,所述卡块(901)底端的两个销杆(902)分别与两个卡块(803)内的销孔(804)相套接,所述内孔(903)高于两个套壳(801)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动能力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锂电池本体(7)的外侧设有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所述第一侧板(3)与第二侧板(4)间的缝隙通过灌胶的方式实现密闭防水,多个所述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的上下两端均加工有凸块(11),所述底座(1)和顶盖(2)对应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的上下两端的凸块(11)位置开设有凹槽(10),多个所述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的上下两端通过凸块(11)与凹槽(10)的过盈配合实现与底座(1)和顶盖(2)的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洋,未经刘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13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