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震动能力的锂电池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1397.6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洋 |
主分类号: | H01M50/213 | 分类号: | H01M50/213;H01M50/242;H01M10/052;H01M10/058;H01M6/14;H01M6/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金标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抗震 能力 锂电池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震动能力的锂电池,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顶盖,所述底座与顶盖之间设有多个锂电池本体,所述锂电池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导电座,所述锂电池本体的上下两端均通过导电座分别与底座和顶盖相套接且电性相连;所述导电座包括底板、套环、触点和弹性体;所述底座和顶盖的内部均内置有导电线路,所述底座和顶盖内部内置的线路分别与多个底板一一对应,多个所述触点与内置线路通过弹性体电性相连,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避免了锂电池在受到长期震动时易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具有抗震动能力的锂电池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现有的锂电池不具有自保护能力,在受到长期震动时易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况,严重时会产生短路现象,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震动能力的锂电池及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锂电池在受到长期震动时易产生接触不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抗震动能力的锂电池,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顶盖,所述底座与顶盖之间设有多个锂电池本体,所述锂电池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导电座,所述锂电池本体的上下两端均通过导电座分别与底座和顶盖相套接且电性相连;
所述导电座包括底板、套环、触点和弹性体;
所述底座和顶盖的内部均内置有导电线路,所述底座和顶盖内部内置的线路分别与多个底板一一对应,多个所述触点与内置线路通过弹性体电性相连;
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底部内壁上设有环槽,所述触点安装于环槽内,所述的触点的中部形成触头,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弹性体安装于通孔内,且两端分别与触头和线路相接,所述套环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一体成型,多个所述触点分别与锂电池本体的两极相贴合并电性相连,多个所述底板呈矩阵排列于底座和顶盖的一侧,多个所述底板分别与底座和顶盖相固接,多个所述套环分别与多个锂电池本体的上下两端外壁相套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体包括导电体和弹簧片,所述弹簧片安装于两个导电体之间,且弹簧片有两个,对称安装于两个导电体之间,两个导电体分别与触头和线路相接。
优选的,多个所述锂电池本体的外壁设有抗震机构,两个所述抗震机构为一组将锂电池本体包裹;
所述抗震机构还包括套壳、缓冲套、卡槽和销孔;
所述套壳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套壳的长边一侧开设有阶梯状的内孔,所述缓冲套设于套壳的内孔内,所述锂电池本体套接在缓冲套内,所述缓冲套的外壁与套壳的内孔内壁相贴合,两个所述套壳能够与缓冲套相扣合形成长方体,两个所述套壳的贴合一侧顶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套壳的卡槽内部开设有贯穿套壳的销孔,所述套壳之间均填充有聚氨酯海绵。
优选的,两个所述套壳之间通过连接机构相固接;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卡块、销杆和内孔;
所述卡块的下方设有两个销杆,两个所述销杆的顶端分别与卡块的下表面左右两端一体成型,所述卡块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内孔,所述卡块分别与两个套壳的两个卡槽相套接,所述卡块底端的两个销杆分别与两个卡块内的销孔相套接,所述内孔高于两个套壳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洋,未经刘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13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