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L形节间柱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1792.4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2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宝;贾喜;贾文文;汪凯;杨安营;徐星明;张微;杨璋;刘汪洋;韩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绿色建筑产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G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模壳 混凝土 组合 节间 | ||
1.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L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柱体(1),横截面外轮廓为矩形,内部设有第一腔室(101),上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101)连通的第一浇筑口(4);
第二柱体(2),横截面外轮廓为矩形,内部设有第二腔室(201),上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腔室(201)连通的第二浇筑口(5),所述第二柱体(2)位于所述第一柱体(1)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柱体(1)垂直固定设置,形成横截面呈L形的整体结构;
隔断结构(3),位于所述第一柱体(1)和所述第二柱体(2)之间,用于隔离所述第一腔室(101)和所述第二腔室(201),以及
底座(7),位于所述第一柱体(1)和所述第二柱体(2)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一柱体(1)和所述第二柱体(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L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结构(3)包括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柱体(1)和所述第二柱体(2)对接的45°切口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L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结构(3)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第一柱体(1)和所述第二柱体(2)连接部位的隔板,两个所述隔板相互垂直设置,两个所述隔板与直角位置的所述第一柱体(1)和所述第二柱体(2)的侧壁围制形成第三腔室(1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L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板面上设有连通孔(301)。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L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1)和所述第二柱体(2)内部沿内壁周向分别固定设置环形肋板(8)。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L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1)和所述第二柱体(2)均为柱状的壳体;所述壳体采用钢板制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L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为上表面设有第一定位槽(701)的板体,所述第一定位槽(701)为环形且与所述第一柱体(1)和所述第二柱体(2)的横截面外轮廓一致的凹槽,所述第一柱体(1)和所述第二柱体(2)的下端插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槽(7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L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1)和所述第二柱体(2)的上部固定设有盖板(6),所述第一浇筑口(4)和所述第二浇筑口(5)分别位于所述盖板(6)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L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定位槽(603),所述第二定位槽(603)为环形且与所述第一柱体(1)和所述第二柱体(2)的横截面外轮廓一致的凹槽,所述第一柱体(1)和所述第二柱体(2)的上端插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定位槽(60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L形节间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1)和所述第二柱体(2)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与内壁表面垂直固定的杆体(9)和/或锥状凸起(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绿色建筑产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绿色建筑产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17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