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铃薯黑胫病抗性的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2363.9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1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凯乐;苏玉静;黄松;张涛;孙治强;刘帅;杨世玮;陈红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18 | 分类号: | C12Q1/18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王莉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铃薯 黑胫病 抗性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铃薯黑胫病抗性的鉴定方法,包括:选择有10片完全展开的叶片的马铃薯植株,并选取第4‑6片成熟健康叶的叶柄作为待测叶柄;将所述待测叶柄置于浓度为103 CFU/mL的马铃薯黑胫病病原菌悬浮液中进行接种培养,接种培养36 h后进行马铃薯黑胫病抗性评价,按照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计算病情指数,然后依据计算的病情指数将马铃薯黑胫病抗性分成四个等级进行评价。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鉴定方法具有方法操作简单,试验成本低,分级准确,鉴定周期短,结果可靠,为马铃薯黑胫病抗性育种和马铃薯黑胫病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铃薯病原菌抗性的鉴定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马铃薯黑胫病抗性的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黑胫病由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spp.和Dickeya spp.)引起的发生在马铃薯植株茎基部及块茎上的严重病害,该病害主要侵染维管束组织,从种薯发芽到生长后期均可发病,以苗期最盛。黑胫病菌可通过灌溉、雨水传播,也可通过昆虫为害造成的伤口侵染,还可以通过农业操作造成的机械伤口侵染,侵染后植株上产生典型的黑胫病症状。后期病株上的病菌在土壤传染薯快,使薯块带菌。在贮藏期间,病菌通过接触健康数块伤口而传染,并能在发病的块茎里存活。同时病菌在种薯块茎或收获过程中遗留在田间未完全腐烂的病薯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所以,马铃薯黑胫病是世界马铃薯种植中的重要病害,近些年在我国发生越来越严重,威胁着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马铃薯中对抵抗黑胫病没有主效的抗病基因,只有一些可能的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发挥作用,所以,马铃薯田间一旦发黑胫病,很难得到控制,因此目前生产上对该病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如此,马铃薯黑胫病早期的诊断,以及选育和种植马铃薯抗性品种或者材料有着紧迫的需求。而马铃薯抗性品种或者材料的筛选离不开马铃薯黑胫病的鉴定。所以,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快速稳定鉴定马铃薯黑胫病抗性的方法,以鉴别马铃薯感染黑胫病的程度,分析马铃薯对黑胫病的抗性,有利于马铃薯黑胫病的防治和马铃薯抗黑胫病的育种。
目前进行马铃薯黑胫病抗性筛选最为常见的方式是利用活体植株为材料,对其马铃薯主茎进行病原菌菌悬液的注射。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细菌会使整株实验材料的死亡导致实验成本高,二是试验材料种植占地面积大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三是在抗病鉴定过程中会出现肉眼难以观察的腐烂症状从而出现定性定级分析不准确。为解决以上问题,研究者们相继创造了马铃薯离体组织或器官接种黑胫病的方法,其中就有叶片接种,该方法是通过在马铃薯叶片打孔并滴入病原菌菌悬液。该方法保护马铃薯植株不被破坏,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提高。但是该方法有以下缺点:叶片保水能力较差导致叶片过早失水死亡,无法定性判断病害侵入;细菌悬浮液容易从叶片滑落导致接种失败;由于黑胫病在马铃薯维管束组织体现最为准确,此方法有时会与田间试验结果不一致。
综上所述,由于目前常用的鉴定马铃薯黑胫病的方法不稳定,可能会导致筛选出的材料抗性结果不一致,因此遗漏了带有一些非主效QTL的育种材料,错过了某些依靠提高植物自身免疫来提供抗性的候选材料;也可能不能为马铃薯黑胫病的防治提供进一步准确的预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确有必要提供一种马铃薯黑胫病抗性的鉴定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马铃薯黑胫病抗性的鉴定方法,包括:
准备悬浮液提供一种浓度为103CFU/mL的马铃薯黑胫病病原菌悬浮液;
筛选待测叶柄选择有10片完全展开的叶片的马铃薯植株,选取所述马铃薯植株第4-6片成熟健康叶的叶柄作为待测叶柄,该待测叶柄的长度为L0;
接种观察将所述马铃薯黑胫病病原菌悬浮液倒入组培瓶中;将待测叶柄插入干燥花泥中,并置于盛有所述马铃薯黑胫病病原菌悬浮液的所述组培瓶中,盖上瓶盖后放入24-26℃、16h光/8h暗的光照培养箱进行培养观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2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