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骨料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2837.X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0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绍飞;王菊飞;肖世棒;韩唯光;李跃根;张良;季京安;吴杰;朱敏涛;卞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荣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2/08 | 分类号: | C04B22/08;C04B28/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骨料 增强 及其 制备 方法 混凝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再生骨料混凝土,所述再生骨料增强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微硅粉1‑10份、粉煤灰5‑25份、水玻璃0.5‑10份、氢氧化钠0.8‑2份、矿粉20‑80份、水5‑20份,所述粉煤灰和矿粉的重量比为1:2.5‑10,所述微硅粉与矿粉+粉煤灰的重量比为1:10‑50,所述水+水玻璃与矿粉+粉煤灰+硅微粉的重量比为1:1‑10,所述微硅粉中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数为80‑96%,所述微硅粉的平均粒径为0.1‑0.3微米。本发明使用再生骨料增强剂对再生骨料进行增强,有效地降低了再生骨料表面的石粉含量,通过加入微硅粉,对再生骨料表面浆体进行增强,更好地发挥了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工作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骨料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再生骨料混凝土。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行业中,混凝土属于常用建筑材料,我国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天然骨料正在以每年约几十亿吨的速度消耗,但同时城镇化过程中不断的有临时和老旧建筑拆除,建筑垃圾指的是建筑的建造装修修缮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废砖、装修废料等其他废弃物的总称。目前来看,既有建筑的装饰修缮和施工建造与旧建筑拆除改造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较大,其中在总废弃物中混凝土碎块可占50-60%。建筑垃圾随意弃置,占用土地,产生后续污染,虽然再生骨料的经济价值被发觉,但是由于再生骨料本身的缺陷,导致其只能应用于填充结构和非承重结构中,另外由于再生骨料具有石粉含量高,本身缺陷多,影响混凝土的性质,这给再生骨料的利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再生骨料颗粒棱角比较多,表面粗糙,表面包裹一层硬化的水泥砂浆,通常情况下采用化学强化法、物理强化法、微生物强化法来改善再生粗骨料的性能,这样大大增加了再生骨料的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骨料增强剂,本发明能够提高再生骨料在混凝土的应用性能,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此外,本发明还要提供一种再生骨料增强剂的制备方法及再生骨料混凝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再生骨料增强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微硅粉1-10份、粉煤灰5-25份、水玻璃0.5-10份、氢氧化钠0.8-2份、矿粉20-80份、水5-20份,所述粉煤灰和矿粉的重量比为1:2.5-10,所述微硅粉与矿粉+粉煤灰的重量比为1:10-50,所述水+水玻璃与矿粉+粉煤灰+硅微粉的重量比为1:1-10,所述微硅粉中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数为80-96%,所述微硅粉的平均粒径为0.1-0.3微米。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微硅粉2.5份、粉煤灰10份、水玻璃10份、氢氧化钠1.7份、矿粉75份、水12份,所述粉煤灰和矿粉的重量比为1:7.5,所述微硅粉与矿粉+粉煤灰的重量比为1:34,所述水+水玻璃与矿粉+粉煤灰+硅微粉的质量比为1:4.8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粉煤灰微F类粉煤灰,所述粉煤灰的平均粒径为100-200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玻璃的模数为2.5-3.5,固形物含量为25%-4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氢氧化钠为片状氢氧化钠。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再生骨料增强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再生骨料增强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称取微硅粉1-10份、粉煤灰5-25份、水玻璃0.5-10份、氢氧化钠0.8-2份、矿粉20-80份、水5-20份;
步骤二、将微硅粉与氢氧化钠混合均匀,将水与水玻璃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微硅粉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得到新的混合溶液,将粉煤灰及矿粉加入到新的混合溶液中即得再生骨料增强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荣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荣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28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行乘车路径识别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