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弱毒疫苗粘膜免疫增强剂及制备工艺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013413.5 申请日: 2020-09-24
公开(公告)号: CN111840543B 公开(公告)日: 2020-12-18
发明(设计)人: 张渊魁;唐青海;何召庆 申请(专利权)人: 兆丰华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兆丰华生物科技(福州)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9/39 分类号: A61K39/39;A61K39/295;A61K39/215;A61K39/108;A61K39/106;A61P31/04;A61P31/14;C07K14/245;C07K14/28;C12N15/70
代理公司: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代理人: 马晓敏
地址: 211000 江苏省南京市***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流行性 腹泻 病毒 疫苗 粘膜 免疫 增强 制备 工艺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动物疫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弱毒疫苗粘膜免疫增强剂及制备工艺和应用,所述免疫增强剂为三价融合型蛋白质,由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的STⅠ型、STⅡ型以及霍乱弧菌ST毒素组成,其基因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三价融合蛋白与佐剂乳化制备免疫原疫苗免疫动物,能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的抗体,免疫原性良好,克服了单个ST分子免疫原性差的弱点和不足。三价融合蛋白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弱毒疫苗株联合使用,能够显著增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特异性sIgA抗体水平、延长其抗体持续期、降低哺乳仔猪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是一种理想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弱毒疫苗佐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疫苗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弱毒疫苗粘膜免疫增强剂。

背景技术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是引起幼畜腹泻的主要病原菌。ETEC具有两类致病因子:一类为肠毒素,另一类为粘着素(或称定居因子),已知的粘着素有K88,K99,F14和987P等。ETEC产生两种肠毒素:一种为不耐热性肠毒素(LT),另一种为耐热性肠毒素(ST),其中ST和LT是导致幼龄动物腹泻的直接致病因子。由于ST与LT相比,它是一种生物学活性更强,而免疫原性较弱的小分子多肽,因此而成为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ETEC产生的ST在ETEC性腹泻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人类和家畜健康有很大威胁,因此对大肠杆菌ST毒素体外表达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ST编码的基因位于质粒上,根据产物特性产物又可分为STⅠ和STⅡ,二者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极低。ST毒素为分子量不足5000Da的多肽,通常无免疫原性。STⅠ为甲醇可溶性,且耐热,可用乳鼠、乳猪和家兔等测出;STⅡ仅在猪源ETEC中产生,为甲醇非溶解性,对断奶仔猪可导致肠积液。霍乱弧菌也产生ST毒素(vibrio cholerae heat-stableenterotoxin,vibrio cholerae ST),引起人和动物的腹泻性疾病。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以水样腹泻、呕吐及脱水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经典PEDV毒株感染以地方性流行为主要特点,而自2010年以来,我国陆续出现新的PEDV流行毒株,其表现出传播快、流行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2013年PED疫情在欧美等多个国家爆发并迅速传播,给其养猪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新毒株无论是在致病性还是流行特点方面都与以往的毒株有所不同,基因差异程度较大,美国新流行毒株与我国2011-2012间流行的部分毒株基因同源性达99%以上,韩国也分离到基因型与美国流行株同源性高度相似的毒株。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分离的PEDV新毒株的基因序列有所差异,但它们都处在同一个遗传分支上,而以往的PEDV毒株处在另外一个遗传分支上;相对经典毒株,新流行毒株的主要抗原基因出现较大范围的插入、缺失和点突变,这表明,新流行毒发生较大变异,给PEDV的防治提出了新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弱毒疫苗粘膜免疫增强剂及制备工艺和应用,关键在于解决ST毒素的免疫原性问题。本发明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的STⅠ型、STⅡ型以及霍乱弧菌ST毒素三价融合蛋白(即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弱毒疫苗粘膜免疫增强剂),增强了其免疫原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的STⅠ型、STⅡ型以及霍乱弧菌ST毒素三价融合蛋白基因的改造与多表位融合设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丰华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兆丰华生物科技(福州)有限公司,未经兆丰华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兆丰华生物科技(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34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