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鼓形车体的轨道车辆底架边梁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3461.4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9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杜彦品;朱亮;姜艳林;王潇雨;牛永刚;单群发;张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08 | 分类号: | B61F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车体 轨道 车辆 底架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鼓形车体的轨道车辆底架边梁连接结构,底架边梁为通长辊弯件,其断面为槽型结构,具有侧面、上翼面和下翼面,该侧面具有与侧墙板一致的倾斜角度,侧面的外侧上端设有内凹的压台,侧墙板搭接在该压台上对焊焊接固定;下翼面的内端设有向下竖直翻边,一立板焊接固定于上翼面和下翼面之间,立板的内侧面与底架边梁下翼面竖直翻边的内侧面共面,作为车下设备吊座的安装面;底架横梁的上平面与底架边梁的上翼面平齐,底架横梁的两端与底架边梁的侧面的内表面焊接固定。本发明实现了车下设备边梁吊挂的方式,解决了侧墙立柱与地板连接处疲劳应力较大的问题;降低了横梁加工难度和组装难度;减轻了车体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的底架边梁,特别是适用于鼓形车体的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多年来我国的常规铁路客车一直为直车体,采用碳钢材质的板梁结构。底架边梁通常采用18b热轧槽钢,车下设备安装采用横梁吊挂。设有裙板的车辆,需要在底架上加焊纵梁和安装座。随着高速车的快速发展,对车辆的气动性能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中高速客车采用直车体逐步减少,鼓形车体成为主流,车下设备安装方式和裙板的安装方式发生了变化,原结构不能满足要求。
现有铁路客底架边梁多采用槽钢18b-Q235B,两边梁间布有多根横梁,枕内横梁两端比中间高30mm,用于铺放厚度为30mm的波纹地板,横梁插在边梁槽内焊接,加工难度大,组装难度高。枕外横梁比枕内横梁高30mm,重量增大,上面铺放平地板。枕内波纹地板和枕外平地铁均搭接在边梁上翼面外侧满焊,波纹地板下面与边梁段焊。车下设备安装采用横梁吊挂,吊座焊在横梁上。底架边梁焊有多个安装座,用于安装裙板。边梁外侧面上端刨槽,侧墙板与之搭接焊后磨平,提高了侧墙的平面度。侧墙立柱下端与边梁上翼面外侧焊接,立柱为帽型或乙型,断面高度尺寸为70mm,下端开有止口以避开与地板干涉,增加了立柱加工工作量;立柱下端与地板焊接,焊缝附近的立柱和地板的疲劳应力增加。
该种槽钢形式的底架边梁只适用于直车体,槽钢高度尺寸较小,不适用于边梁吊挂,车下设备安装复杂;横梁断面为变截面,加工难度和组装难度大;枕外横梁断面大,枕内横梁靠边梁侧断面大,重量较重,不利于车体轻量化。立柱下端开止口,增加了加工量;立柱下端与地板焊接,焊缝附近的立柱和地板的疲劳应力增加。
经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CN 207481901 U公开了一种车体底架边梁,该边梁为折弯件,将边梁与门槛冷弯成型为一体结构。代替现有技术中边梁与门槛通过焊接固定,提高边梁的整体垂向刚度和强度。该底架边梁仅适用于有门槛的底架,没有与侧墙的接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鼓形车体的轨道车辆底架边梁连接结构,实现了车下设备边梁吊挂的方式。解决了侧墙立柱与地板连接处疲劳应力较大的问题;降低了横梁加工难度和组装难度;减轻了车体的重量。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鼓形车体的轨道车辆底架边梁连接结构,包含底架边梁、底架横梁、侧墙立柱、侧墙板和车下设备吊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边梁为辊弯件,其断面为槽型结构,具有侧面、上翼面和下翼面,该侧面具有与侧墙板一致的倾斜角度,所述侧面的外侧上端设有内凹的压台,侧墙板搭接在该压台上对焊焊接固定;所述下翼面的内端设有向下竖直翻边,一立板焊接固定于上翼面和下翼面之间,立板的内侧面与竖直翻边的内侧面共面,作为车下设备吊座的安装面;底架横梁的上平面与底架边梁的上翼面平齐,底架横梁的两端与底架边梁的侧面的内表面焊接固定。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鼓形车体的轨道车辆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述的适用于鼓形车体的轨道车辆底架边梁连接结构。
此外,本发明还要求保护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适用于鼓形车体的轨道车辆底架边梁连接结构。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34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