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漏磁内检测器三轴数据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8414.9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0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闵希华;杨理践;吴锦强;陈勇;贾海东;张贺;刘剑;罗宁;徐春燕;许光达;慕进良;赵康;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油西北联合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漏磁内 检测器 数据 采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漏磁内检测器三轴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包括调用及处理模块、漏磁信号三轴采集子模块以及自定义误差数值滤波处理子模块;调用及处理模块通过单片机负责对各子模块的调用和数据处理;漏磁信号三轴采集子模块通过三组传感器用于采集检测器三个轴的数据;自定义误差数值滤波处理子模块用于将三个存储区内的检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本发明可以实现管道三轴漏磁信号的同步实时采集,采集信号通过自行设计的“自定义误差数值滤波处理子模块”进行实时滤波,从而获得更多精确的损伤区信息,大大增强管道损伤识别率,提高了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漏磁内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漏磁内检测器三轴数据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适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内检测中使用。
背景技术
漏磁检测技术具有可靠性高、易于实现自动化、受外界干扰小、无需耦合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长输管道内检测领域。然而油气管道内检测的情况复杂,管道损伤磁场分布不均匀,导致单一方向的检测信号,往往出现漏检和误检,大大影响了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漏磁内检测器三轴数据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漏磁检测技术存在漏检或者误检,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漏磁内检测器三轴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包括调用及处理模块、漏磁信号三轴采集子模块以及自定义误差数值滤波处理子模块;
调用及处理模块通过单片机负责对各子模块的调用和数据处理;
漏磁信号三轴采集子模块通过三组传感器用于采集检测器三个轴的数据;
自定义误差数值滤波处理子模块用于将三个存储区内的检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的单片机的INT0、INT1、P3.3三个引脚分别与A/D转换器控制口相连,单片机的数据口P0分别与A/D转换器的数据口和外接参数存储器的数据口相连;A/D转换器分别对应连接三组传感器,三组传感器分别连接管道漏磁内检测器的三个轴上。
A/D转换器的P0端口与A/D转换器的数据接入端口D端口相连,A/D转换器的A、B、C端口分别对应连接74LS373芯片的A0、A1、A2端口;单片机的INT1与第二非门输出端相连,第二非门输入端与A/D转换器的EOC端口相连,单片机的WR与第一与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单片机的P2.0分别与第一与门的第二输入端、第二与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单片机的RD与第二与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第一与门的输出端与第三非门输入端相连,第三非门输出端分别与A/D转换器的ST端口、ALE端口相连;第二与门的输出端与第四非门输入端相连,第四非门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OE端口相连;单片机的ALE通过取二分之一值电路与A/D转换器的CLK端口相连;A/D转换器的INT0口作为信号接入口与传感器的A口相连。
传感器采用49E型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A口接A/D转换器的输入口,霍尔传感器B口接电源,霍尔传感器C口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油西北联合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石油西北联合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8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