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压敏电阻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8915.7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6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苏财能;毛海波;贾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7/28 | 分类号: | H01C17/28;H01C7/12;H01C1/14;H01B1/22;H01B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51 | 代理人: | 王敏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制备 方法 压敏电阻 | ||
1.一种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用主料铜粉,配料玻璃粉、银粉、松油醇、乙基纤维素及分散剂配置铜浆;
对铜浆使用离心分散的工艺使得各组成成分充分混合;
将铜浆进行轧磨后铺展在平台上后,并将压敏电阻器本体两个设置电极的端部浸入铜浆中;
将平台上的铜浆烘烤至固化,以将铜浆固化在压敏电阻器本体上;
对固化在压敏电阻器本体上的铜浆加工成型,在压敏电阻器本体上形成铜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主料铜粉,配料玻璃粉、银粉、松油醇、乙基纤维素及分散剂配置铜浆包括:
将乙基纤维素与松油醇混合;
对混合的乙基纤维素及松油醇进行90℃水浴;
搅拌至乙基纤维素完全溶解于松油醇,并冷却至室温;
将铜粉、玻璃粉及银粉加入溶解了乙基纤维素的松油醇内,并搅拌均匀形成铜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平台上的铜浆烘烤至固化时,烘烤温度为50-1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浆各组分的配比为:
粒径1μm的片状铜粉5-10%,粒径5μm的片状铜粉10-30%,粒径50μm的球状铜粉10-30%,粒径0.5μm的球状铜粉5-10%;
粒径为50nm的银粉1-3%、玻璃粉1-5%,松油醇10-30%,乙基纤维素2-5%,分散剂0.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固化在压敏电阻器本体上的铜浆加工成型,在压敏电阻器本体上形成铜电极包括:
在网带炉内将固化在压面电阻器上的铜浆进行排胶;
对排胶后的铜浆进行烧结;
对烧结过程中生成的氧化铜进行还原,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冷却5-10min至室温,以在压敏电阻器本体上形成铜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网带炉内将固化在压面电阻器上的铜浆进行排胶包括:
调整网带炉进出口的氮气气幕流量为20-50L/min;
在网带炉内通入气氛流量为2-10L/min的氮气;
控制网带炉内氧含量为1%-1.5%;
调整网带炉内的温度至200-300℃,对铜浆进行排胶,排胶时间为10-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排胶后的铜浆进行烧结包括:
对排胶后的铜浆进行加温,从排胶的温度加温至高于玻璃粉的软化点温度,并在网带炉内通入气氛流量为2-10L/min的氮气,控制网带炉内氧含量为0.5%-1%;
加温后保持5-20min,并在网带炉内通入气氛流量为5-20L/min的氮气,控制网带炉内氧含量为0.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温后还原加温时及加温后生成的氧化铜包括:
在铜浆降温至400-600℃后,在网带炉通入流量为0.5-1L/min的氢气,并通入流量为5-10L/min的氮气,氧含量控制在200ppm以下,对氧化铜进行还原,还原时间为5-1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粉的软化点温度为600-900℃。
10.一种压敏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铜电极,铜电极包括铜、玻璃、银、乙基纤维素及分散剂;还包括压敏电阻器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89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