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料转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9188.6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3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秦连熠;杜祥哲;刘武雷;聂星;张盼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转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料转移装置,属于转移工装技术领域。物料转移装置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第一转接件,其上设置有第一容纳通孔,棒状物料由外部输送至第一转接件,并竖直容纳于第一容纳通孔内;第二转接件,其上第二容纳通孔,第二转接件设于第一转接件下方,且具有沿第一方向水平间隔设置的上料位置和出料位置,第二转接件在上料位置承接第一转接件上的棒状物料,并使棒状物料竖直容纳于第二容纳通孔内;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转接件由上料位置水平移动至出料位置;夹取机构,用于夹取在出料位置处的第二转接件上的棒状物料。本发明所提供的物料转移装置能够实现物料竖直状态下的夹取,以完成物料装配,提高了转移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移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涉及一些棒状物料的转移,并最终由夹持机构竖直夹取棒状物料以完成后续装配,但是棒状物料上料时往往是分散地水平堆积在一起,不方便夹取,尤其不适用于同时进行多个物料的夹取,降低转移效率的同时,还可能造成漏夹,影响正常生产。
因此,亟待提供一种物料转移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转移装置,能够准确地对棒状物料进行竖直状态下的夹取,以完成物料转移和装配,提高转移效率的同时,还避免漏夹现象的产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料转移装置,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
第一转接件,其上设置有第一容纳通孔,棒状物料由外部输送至所述第一转接件,并竖直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通孔内;
第二转接件,其上第二容纳通孔,所述第二转接件设于第一转接件下方,且具有沿第一方向水平间隔设置的上料位置和出料位置,所述第二转接件在所述上料位置承接所述第一转接件上的棒状物料,并使棒状物料竖直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通孔内;
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接件由所述上料位置水平移动至所述出料位置;
夹取机构,用于夹取在所述出料位置处的所述第二转接件上的棒状物料。
作为上述物料转移装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转接件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转接板,所述第一容纳通孔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转接板;
所述第二转接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转接板、设于所述第二转接板底部的连接板和沿竖直方向滑动设于所述连接板上的顶升板,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二容纳通孔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第二转接板;所述顶升板设于所述第二容纳通孔的正下方,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通孔内的棒状物料支撑于所述顶升板的顶部。
作为上述物料转移装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棒状物料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容纳通孔的长度。
作为上述物料转移装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上料位置处,所述顶升板的顶面与所述第二转接板的顶面之间距离大于等于棒状物料的长度,所述顶升板的顶面与所述第二转接板的底面的距离小于棒状物料的长度。
作为上述物料转移装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容纳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容纳通孔的孔径。
作为上述物料转移装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顶升板上设置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上设置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顶升板的顶面的高度,以使所述传感器能够感应所述第二容纳通孔内棒状物料的存在。
作为上述物料转移装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物料转移装置还包括顶升驱动件,所述顶升驱动件包括设于所述底座的竖直平面上的导向槽和凸设于所述顶升板上的凸轮,所述凸轮滚动支撑于所述导向槽的槽壁上;所述导向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具有沿出料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端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91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