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机巡检中数据实时传输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0709.X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5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邓松茂;戴鹏;谭福光;邓杨军;黄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联航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4 | 分类号: | H04W4/44;H04W36/00;H04W36/30;H04W76/10;H04W76/3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韩国胜;孙晓淑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巡检 数据 实时 传输 方法 系统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巡检中数据实时传输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无人机按照预设的固定路线,所述固定路线上依次设置有N个固定站点,且所述N个固定站点之间通过固定网络连接和通信;无人机按照固定路线开启巡检作业,无人机与固定线路中的第一个固定站点建立无线通信;当无人机飞行至两个相邻的固定站点的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内时,通过检测并比较所述两个相邻的固定站点的无线信号的强度大小对连接到无人机的固定站点进行切换;无人机将获取的巡检数据实时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传输给对应的固定站点,固定站点再将巡检数据通过固定网络传输给控制中心。本发明采用多网络融合的方式进行巡检,并将巡检数据上报给控制中心,相比传统的单一网络具有更加灵活,子网络内吞吐容量更大,可以大大提高无人机巡检作业的任务调度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巡检中数据实时传输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进步,长航时、远距离作业的无人机已经问世,通常航程可达到30km以上距离,续航时间也能达到50分钟以上,并且实现机身小型化和低成本。理论上,这种长续航的无人机相比于之前的机型有着更低的使用成本和门槛,应用于巡检作业时可以提高单次巡检作业的巡检范围,提高巡检效率,降低巡检的成本。
但是,无线通信手段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影响无人机巡检作业的范围。电力高压线路、石油管道通常需要达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的巡线作业覆盖范围,而现有的无线传输方案只能实现几公里范围的高清视频传输,那么完成一段百公里的线路巡检需要起降无人机几十个架次,并且需要地面站一直跟随在无人机附近几公里的范围内,在巡检作业期间提供持续稳定无线信号的接入。这种巡检方案的效率并不高,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设备来进行作业保障。长航时的无人机缺乏能匹配的通信解决方案,虽然有长续航的飞行能力却没有匹配得上的远距离通信传输能力。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方案都只是在无人机巡检过程使用点对点的传输链路解决方案。点对点传输方案的通信距离除了和设备本身的发射功率有关之外,还受到地形和路径上的障碍物影响,远远低于现有的无人机的航程,没有能发挥出无人机的高效率作业的优势,灵活性差。
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期望克服的。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巡检中数据实时传输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巡检时灵活性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巡检中数据实时传输方法,用于无人机对固定线路的设备巡检,该包括:
S1、获取无人机按照预设的固定路线,所述固定路线上依次设置有N个固定站点,且所述N个固定站点之间通过固定网络连接和通信;
S2、无人机按照固定路线开启巡检作业,无人机与固定线路中的第一个固定站点建立无线通信;
S3、当无人机飞行至两个相邻的固定站点的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内时,通过检测并比较所述两个相邻的固定站点的无线信号的强度大小对连接到无人机的固定站点进行切换;
S4、无人机将获取的巡检数据实时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传输给对应的固定站点,固定站点再将巡检数据通过固定网络传输给控制中心。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1中的固定网络为有线连接或无线微波接力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N个固定站点中相邻的两个固定站点的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存在交叠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交叠部分占单个固定站点的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的2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联航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联航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07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