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一体化框梁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1057.1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3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芳育;刘志超;李进;黄志文;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F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一体化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复合材料一体化框梁,其特征在于,一体化框梁整体为十字型结构,十字型结构的一个方向为X方向,另一个方向为Y方向;
所述一体化框梁述包括:上十字铺层、中间十字型铺层、下十字铺层;
其中,中间十字型铺层包含X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和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X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包含两个C型截面的连续复材织物,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为不连续复材织物,且包含左半部分铺层和右半部分铺层;左半部分铺层、右半部分铺层均由两个C型截面的连续复材织物组成。在交汇区使用缝纫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一体化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部分铺层和右半部分铺层的交汇处在Y方向和X方向分别进行缝合;且Y方向的缝合面积大于X方向的缝合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一体化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十字铺层、所述中间十字型铺层、所述下十字铺层分别由多层复材织物堆叠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一体化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框梁的截面为工字型结构,且工字型截面的中间一竖记为腹板,工字型截面的上下两横记为凸缘;
腹板上与凸缘接触的部分的厚度与凸缘厚度的厚度差不超过预设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一体化框梁,其特征在于,一体化框梁的十字型结构的交汇处设置有四个倒角。
6.一种复合材料一体化框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工艺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化框梁,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S1,从一整块复材织物上切割出十字形铺层,多个十字形铺层堆叠成上十字铺层,多个十字形铺层堆叠成下十字铺层;
S2,多个C型截面的连续复材织物背靠背堆叠成X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
S3,多个C型截面的连续复材织物背靠背堆叠成所述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左半部分铺层,多个C型截面的连续复材织物背靠背堆叠成所述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右半部分铺层;
S4,将所述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左半部分铺层、所述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右半部分铺层铺设在X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的两侧并对齐;在X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所述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左半部分铺层、所述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右半部分铺层的交汇处的Y方向和X方向分别进行缝合,从而得到中间十字型铺层;
S5,将所述上十字铺层、中间十字型铺层、下十字铺层依次堆叠在一起,使用RTM工艺固化,形成一体化框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复合材料一体化框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左半部分铺层在交汇处的结构由弯折90°后的左底面铺层和两侧的折耳组成,且两侧的折耳弯折后位于左底面铺层上,记为左侧弯折后的折耳;所述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右半部分铺层在交汇处的结构由弯折90°后的右底面铺层和两侧的折耳组成,且两侧的折耳弯折后位于右底面铺层上,记为右侧弯折后的折耳;
交汇区的腹板使用复合材料纤维进行缝合。Y方向缝合用的复材纤维需要穿透左底面铺层、左侧弯折后的折耳、X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右底面铺层、右侧弯折后的折耳。X方向缝合用的复材纤维也需要穿透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一体化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框梁整体为十字型结构,X方向用于受力较大的方向,Y方向用于受力较小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10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