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一体化框梁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1057.1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3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芳育;刘志超;李进;黄志文;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F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一体化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一体化框梁及制造方法,一体化框梁整体为十字型结构,十字型结构的一个方向为X方向,另一个方向为Y方向;所述一体化框梁述包括:上十字铺层、中间十字型铺层、下十字铺层;其中,中间十字型铺层包含X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和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X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包含两个C型截面的连续复材织物,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为不连续复材织物,且包含左半部分铺层和右半部分铺层;左半部分铺层、右半部分铺层均由两个C型截面的连续复材织物组成。在交汇区使用缝纫工艺。该一体化框梁能够实现一体化成型,且能避免分层、保证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一体化框梁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飞行器的框和梁(垂直于航向的称为框,平行于航向的称为梁)都是分开制造,然后使用连接件拼接。这样做连接件重量代价大,且对于复材框梁来说,连接处安全隐患大。把框和梁做成一体,将会减轻重量、提高性能。
如果是金属框梁一体化成型,制造非常困难。而如果用现有的方法进行复材框梁一体化成型,不仅制造困难,而且还有分层风险,强度无法保证。但是,复合材料框梁一体化有着巨大吸引力,首先是复材框梁本身就能比金属框梁更轻;其次是省去了连接件的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一体化框梁及制造方法,能够实现一体化成型,且能避免分层、保证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技术方案一:
一种复合材料一体化框梁,一体化框梁整体为十字型结构,十字型结构的一个方向为X方向,另一个方向为Y方向;
所述一体化框梁述包括:上十字铺层、中间十字型铺层、下十字铺层;
其中,中间十字型铺层包含X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和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X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包含两个C型截面的连续复材织物,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为不连续复材织物,且包含左半部分铺层和右半部分铺层;左半部分铺层、右半部分铺层均由两个C型截面的连续复材织物组成。在交汇区使用缝纫工艺。
(1)所述左半部分铺层和右半部分铺层的交汇处在Y方向和X方向分别进行缝合;且Y方向的缝合面积大于X方向的缝合面积。
(2)所述上十字铺层、所述中间十字型铺层、所述下十字铺层分别由多层复材织物堆叠而成。
(3)所述一体化框梁的截面为工字型结构,且工字型截面的中间一竖记为腹板,工字型截面的上下两横记为凸缘;
腹板上与凸缘接触的部分的厚度与凸缘厚度的厚度差不超过预设值。
(4)一体化框梁的十字型结构的交汇处设置有四个倒角。
技术方案二:
一种复合材料一体化框梁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工艺用于制造技术方案一中所述的一体化框梁,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S1,从一整块复材织物上切割出十字形铺层,多个十字形铺层堆叠成上十字铺层,多个十字形铺层堆叠成下十字铺层;
S2,多个C型截面的连续复材织物背靠背堆叠成X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
S3,多个C型截面的连续复材织物背靠背堆叠成所述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左半部分铺层,多个C型截面的连续复材织物背靠背堆叠成所述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右半部分铺层;
S4,将所述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左半部分铺层、所述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右半部分铺层铺设在X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的两侧并对齐;在X方向截面为工型的铺层、所述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左半部分铺层、所述Y方向截面为工型的右半部分铺层的交汇处的Y方向和X方向分别进行缝合,从而得到中间十字型铺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1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