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1773.X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4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中松修平;中村圭吾;高田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5/20;H02K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于靖帅;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单元 | ||
1.一种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马达单元具有:
马达,其具有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轴;
外壳,其收纳所述马达;
油,其被收纳于所述外壳内;以及
油冷却器,其利用冷却水对所述油进行冷却,
在所述外壳设置有供所述油冷却器设置的设置面、供所述油流动的内部油路以及供所述冷却水流动的内部水路,
在所述油冷却器的与所述设置面对置的对置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内部油路的一端连接的油口和与所述内部水路的一端连接的冷却水口,
所述内部油路具有:
油路用开口,其与所述油口对置,向所述设置面开口;以及
油路用加工孔,其与所述油路用开口相连,沿所述设置面呈直线状延伸,
所述内部水路具有:
水路用开口,其与所述冷却水口对置,向所述设置面开口;以及
水路用加工孔,其与所述水路用开口相连,沿所述设置面呈直线状延伸,
在从所述设置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所述油路用加工孔与所述水路用加工孔彼此配置于不同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法线方向观察时,所述油路用加工孔与所述水路用加工孔彼此朝向相反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法线方向上,所述油路用加工孔的位置与所述水路用加工孔的位置相互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马达单元还具有压送所述内部油路中的所述油的泵,
所述外壳具有收纳所述泵的泵收纳部,
所述油路用加工孔贯通所述泵收纳部而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路用加工孔在所述泵收纳部的侧面开口,
所述外壳具有封闭所述油路用加工孔的所述泵收纳部的侧面的开口的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油冷却器的与所述设置面对置的对置面上,
所述油口包含:
油导入口,其向所述油冷却器内导入所述油;以及
油排出口,其从所述油冷却器内排出所述油,
所述内部油路具有:
第1油路用开口,其与所述油导入口对置,向所述设置面开口;
第1油路用加工孔,其与所述第1油路用开口相连,沿所述设置面呈直线状延伸;
第2油路用开口,其与所述油排出口对置,向所述设置面开口;以及
第2油路用加工孔,其与所述第2油路用开口相连,沿所述设置面呈直线状延伸,
在从所述法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1油路用加工孔和所述第2油路用加工孔配置于与所述水路用加工孔不同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油冷却器的与所述设置面对置的对置面上,
所述冷却水口包含:
冷却水导入口,其向所述油冷却器内导入所述冷却水;以及
冷却水排出口,其从所述油冷却器内排出所述冷却水,
所述内部水路具有:
第1水路用开口,其与所述冷却水导入口对置,向所述设置面开口;
第1水路用加工孔,其与所述第1水路用开口相连,沿所述设置面呈直线状延伸;
第2水路用开口,其与所述冷却水排出口对置,向所述设置面开口;以及
第2水路用加工孔,其与所述第2水路用开口相连,沿所述设置面呈直线状延伸,
在从所述法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1水路用加工孔和所述第2水路用加工孔配置于与所述油路用加工孔不同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法线方向上,所述油路用加工孔的位置与所述水路用加工孔的位置相互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是压铸成型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177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周期性旋转角度传感器信号的操作
- 下一篇:马达以及马达的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