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温淀粉浆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2200.9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1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伟健 |
主分类号: | C08B31/06 | 分类号: | C08B31/06;C08B31/12;C08B31/16;C08B31/04;D06M1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15 浙江省金华市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淀粉 浆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中温淀粉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备酸化淀粉;步骤二:制备变性淀粉;步骤三:制备中温淀粉浆料。本发明的中温淀粉浆料,在淀粉分子链上接入的双亲性官能团,可借助空间位阻作用来增塑淀粉胶接层,从而有助于降低内应力,有利于黏合。通过空间位阻作用,可以阻碍直链淀粉分子链间的聚集;季铵盐和亲水性磷酸酯的引入可以提高淀粉的亲水性,使淀粉的水分散性提高;亲疏水性官能团的引入,可以降低淀粉浆的表面张力,从而有助于缓解淀粉交接层与纤维的润湿和铺展不良问题,进而改善黏合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浆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温淀粉浆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织造时,经纱处于一定的张力作用下,同时受机械运动产生反复拉伸、弯曲和冲击作用,当纱线与金属件多次摩擦后,纱线表面少部分纤维断裂,纱线受到的张力便集中至剩余的纤维上,产生应力集中;纱线中的纤维之间产生相对滑移,使得纱线松散,并导致纱线截面内纤维总数减少,松散或较少的纤维不能承受织造应力;纤维从纱线中伸出成为毛羽,相邻纱线的毛羽将互相纠缠,这些情况均将导致纱线断头,对经纱上浆可较好的解决以上问题,经纱上浆是将经纱浸渍在浆液或者分散体中,然后使其通过压浆辊去除纱线上多余的浆液,然后烘干。浆纱可提高经纱的可织性,最限度的降低织造过程中经纱的断头率,减少织物疵点,从而提高织造效率。
经纱上浆浆料主要有淀粉、PVA(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盐(或酯)三大类。PVA浆料是目前纺织企业中使用的首选浆料,但PVA浆料溶解性差,退浆困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聚丙烯酸酯浆料的Tg太低,浆膜强度低,再粘性较大,而且价格比较昂贵,不能作为主浆料使用。普通淀粉存在浆液的黏度热稳定性较差,对纤维的黏附性不良,浆膜呈现“硬而脆”等缺陷。这些缺陷造成淀粉在经纱上浆中的应用效果很差,不能满足织造需求,因此,实际浆纱过程中需与其他聚合物如聚乙烯醇等混合使用。由于普通淀粉浆料的应用性能差,在对高支经纱上浆的浆料配方中,往往要使用大量的PVA和其他聚合物;但PVA环保性差,且这些聚合物价格远高于淀粉。变性淀粉浆料具有环保,浆膜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成为经纱上浆浆料的有力候选者,但是目前变性淀粉浆料还存在品种、功能单一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温淀粉浆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温淀粉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绝干淀粉和水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均匀使其形成淀粉乳,并加入盐酸,升温到40-60℃,保温搅拌2-4小时,随后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标准液,调节pH至7,后经抽滤和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得到酸化淀粉,并粉碎;
步骤二:将粉碎后的酸化淀粉溶解在水中,配制成淀粉乳,并在25℃的恒温水浴锅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随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9-10,搅拌10-30min后加入氧化钙,升温到40-60℃下反应6-8小时,用盐酸调节pH至6,过滤、洗涤后重新分散到水中,加入衣康酸酐,升温到30℃,反应4-6小时,反应结束后,用饱和碳酸钠调节pH至7,过滤、洗涤得到变性淀粉;
步骤三:将步骤二所得的变性淀粉分散到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9-10,搅拌10-30min后加入多聚磷酸钠,升温到60-80℃反应4-6小时,应结束后,用盐酸调节pH至7,过滤、洗涤,并在50-80℃的烘箱中干燥,干燥结束后并粉碎,得到双亲型淀粉;
步骤四:将双亲型淀粉分散到水中,升温到60℃处理10min,即为中温淀粉浆料。
优选的,步骤一中,绝干淀粉包括绝干玉米淀粉、绝干红薯淀粉、绝干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小麦淀粉中的一种;
优选的,步骤一中,按质量体积比,绝干淀粉:水=2-3kg:3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伟健,未经高伟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2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