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盗门外壳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6782.8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9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伟;陈轩;王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鲲鹏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P23/04;B23D33/02;B21D35/00;B21D28/02;B21D19/08;B21D43/11;B21D43/00;E06B3/70;E06B5/11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杨润;周卫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门 外壳 成型 工艺 | ||
1.一种防盗门外壳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料片放置到堆料小车上,两个堆料小车并排放置,堆料小车上放置若干个料片,当需要进行上料的时候,旋转机械手会转动,通过旋转机械手前端的吸盘机构将料片吸附,吸盘机构通过吸盘将料片吸附,旋转机械手在吸附到料片后,旋转机械手会转动到剪切机构的一侧,此时,料片位于剪切机的一侧,剪切机构上的夹钳机构会将料片夹起朝向剪切机的方向输送,剪切机构在夹钳将料片放置到指定的位置后,剪切机会将料片的侧壁剪切,使得料片的宽度达到折弯的尺寸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门外壳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料片在剪切机构上剪切后,夹钳会将料片拉起,是的料片进入到第一冲切机构,第一冲切机构先对料片上的四个拐角进行冲切,冲切后的料片四个较为均为向内凹陷的弧形结构,且冲切后的料片上四个拐角的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门外壳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当门四个拐角冲切完成后,通过夹钳机构将料片拉动到第二冲切机构的内部,第二冲切机构再对料片的把手孔和门下方的两组铰链孔进行同步冲切,当把手孔和铰链孔冲裁完成后,再通过夹钳对料片进行夹起,使得料片输送到第三冲切机构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门外壳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料片进入到第三冲切机构的内部后,第三冲切机构会对门锁孔和对门上方的两组铰链孔进行冲裁,当料片冲裁完成后,料片需要进行一次定位,从而使得料片在长时间的移动后进行复位,减小了料片的冲压误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门外壳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料片进入到定位机构后,定位机构通过设置的伺服组件能够实现对两个第一铝型架的位置进行调节,并且调节的两个第一铝型架移动距离相同,从而能够保证料片被定位,使得料片被定位到两个第一铝型架之间,从而使得料片被定位到两个第一铝型架的中间,通过夹钳将料片夹住进行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门外壳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料片进入到第四冲切机构后,料片上的商标和猫眼进行再次冲压,从而使得料片上的特征冲压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门外壳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料片上的特征冲压弯成后,料片会进入到第一折弯机构的内部对门把手一边进行折弯,当门把手一边折弯完成后,再通过夹钳将料片输送到第二折弯机构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门外壳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当门板进入到第二折弯机构的内部后,第二折弯机构对料片带有铰链的一侧进行折弯,当折弯完成后,料片会通过夹钳送入到端折弯机构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门外壳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当门板的两端在端折弯机构的内部完成折叠后,料片此时完成生产形成防盗门的门板外壳,最后在进行下料即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门外壳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当门板外壳成型后通过下料机构进行下料,门板会进入到滚筒上,滚筒两侧通过链条连接,链条安装在机架上,当链条被伺服电机带动转动,滚筒同步转动,当门板外壳进入到滚筒上时,门板会通过滚筒在下料机构上移动,此时工人只需要在下料机构的两侧将门板接下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鲲鹏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鲲鹏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67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